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过程 自主阅读 生活
一、 注重过程性
走上讲台几年了,被前辈、同行来听课,自己也去听同行的课,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评语:这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是啊,“有所得”、“一课一得”这样的课堂要求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须达到的目标。
但放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要求似乎是单调的,而且单调得近乎功利。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这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此语只照顾了“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而导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给淡化甚至漠视。换句话说,“这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在乎的只是结果,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却让我们更注重过程,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不可能直接表现为结果的状态,而更多地会在某个过程中被表露。所以,一个流畅的课堂过程,一个良性的课堂过程,一个思考的课堂过程也许也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
进入5月份以来,我所在的高二年级的语文课进入到了《红楼梦》专题的学习。乍一看来,四篇文章不算长却也不算短,要把它们全部讲深讲透,其实自己心里真没底,因为 长文本来就难讲解,而且现时的学生更习惯于韩寒、郭敬明等人的小说。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小心翼翼地进入了《宝玉挨打》的讲学,先看了影视作品里关于《宝玉挨打》的相关片段,再给时间投入到文字的品味。在学生品味的过程中,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按照情节、人物、环境、主旨这样循序渐进的模式来授课吗?我慎重地问自己。在学生充分领略完文字之后,我推翻了原先的教学设计,而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完文章之后,同学们觉得有哪些点是值得去鉴赏的?”
学生沉默!
无奈之下,我只能更换问题:“同学们刚才看的这些文字,艺术价值何在?”
学生继续沉默!
尴尬之中,我被迫点了一个学生甲的名字,让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我觉得宝玉挨打很具有戏剧性,戏剧性体现在他偏偏遇见的是一个耳朵不好的老婆婆、、、、、、”
师:“很好,甲的观点让我们都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们给他点掌声,好吗?”
(教室内,掌声稀稀拉拉)
师:“我这么理解甲同学的观点,宝玉的挨打是戏剧性的,是偶然的,同学们同意这样的说法么?”
学生乙:“我觉得宝玉的挨打是必然的,因为他父亲代表的是封建正统,而宝玉是叛逆的、、、、、、”
师:“很好,我相信本书的作者曹雪芹也很想看到同学们对他的作品能有思想的碰撞!此时此刻,我们做到了!同学们还有其他观点要发表吗?”
学生丙:“我不大同意前面同学说的反封建思想。我觉得一个儿子的被打,一个母亲出于爱的呵护,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与反封建无关。因为我弟弟被我爸妈打的时候,我也会哭,也会叫我爸妈不要打弟弟、、、、、、”“很好!丙同学觉得宝玉挨打这个情节更多表现的是生活的本色,与意识形态的批判没什么大的关系。”学生丁直接站了起来:“我觉得‘红楼梦’的主题肯定是反封建的,因为曹雪芹写这部书的出发点就是反封建的,他就是看到封建大家族的种种弊端,才写出‘红楼梦’来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
在这节课中,我允许了学生的浅尝辄止,支持了学生的自我主张。在三言两语的观点表达和争论中,学生略显愉快地结束了一节语文课。回头望,很难说这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若一定要问的话,那我只能说学生得到了一个过程,一个与语文有关的过程。
有语曰:“习惯在于养成,养成在于坚持”。坚持了我们就会拥有一个过程,坚持了好的我们就会得到一个良性的、愉快的过程,坚持了不好的过程中就会充斥着不和谐。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得到了什么”可以是一节课的评判标准,但不能是唯一的标准。因为语文教学更多时候表现为过程,而不定格为结果。
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得问“学生实践了什么、养成了什么”,而不该只问“学生得到了什么”。
天地本宽!放爱一条生路,还教学一个过程,也许教学的三尺讲台上真能海阔天空!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我们常说,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语文的人文性则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而文学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文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它首先是源于生活的。所以,有些作品我们年轻时候读不懂,或者不甚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乏那样的生活印象,自然对作品中的场景和体验感觉到陌生。一定程度上说,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没有生活积淀就很难深入地欣赏和解读文学作品。
而语文教学中的尴尬现实是,现在学生的生活都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可以说大部分学生的人生都是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的。那么,如何把书写苦难的作品的审美价值传达给学生呢?很难。作为老师的,总不能先让学生去遭受苦难,然后再探讨文学作品中苦难的艺术价值吧!如何面对这个尴尬的现实呢?个人觉得,只有阅读是最好的途径。没有经历过苦难,那我们就该通过阅读去感受别人的苦难,无数次的阅读过后,也许学生才能熟悉这样那样的人生之苦,并进而能体味苦难的审美价值。
《朗读手册》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很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老师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学生在十多年的语文学习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课堂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语文教学很难说是成功的。相反,一个学生就算语文成绩平平,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语文教学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学生们提供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多村小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我想,能和学生一起读书,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对一个语文教育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我觉得还该更进一步,那就是培养学生们自主阅读的习惯。这就有赖于中学语文教育者的努力引导和培养了。因为,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是在中小学形成的。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这正是精神的饥饿感造成的。人的很多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是有关键时期的,在这个时期如果适当地给予刺激,只要一学习就能够掌握。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也有关键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
三、注重生活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如果语文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生活是完全脱离的,那这样的语文
课就是死板的语文课,是没有生命力的。生活对语文的重要影响,在写作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才会逐步拓宽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素材,积累创作灵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这源头就是生活。”学生每天都接触大量的人和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没有对生活现象做认真思考,没有领会生活现象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关注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自然界的花鸟草虫,美丽风光能激起人们美好遐想,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教者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大胆想象,并用科学,辨证的眼光全面正确的看待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就不难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一次以“爱”为关键词的课堂作文上,我自己写下了这么一篇下水作文:
父爱是一条河
周末,开着新买的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回到因为求学而陌生因为记忆而熟悉的山村,看望年事已高的父亲和母亲。
村旁小溪,流水潺潺,依旧和着村民的足音,流过岁月。鸡犬之声入耳的时候,我抵达曾经的起点。父亲还是老三问:回来了?工作怎样?对象如何?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后,父亲拿起农具,走向田间。那里,有他苦苦寻觅却可能永远也无法感知的意义。或许,他只是不想让他那颗着急的心陈列在儿子的面前。
无法面对父亲的失望,我又一次离开山村。可就在村子口,我和新买的摩托车一起摔到了河里,目击者高声喊着父亲的名字,闻声赶到的父亲一边吃力地帮我拉起笨重的摩托车,一边还不断自责:“我要是坚持着送到村外就好了、、、、、、”
换过衣服后,我坚持着要往城市赶,父亲拗不过,只好放下田里的活,一路陪同。路上,夕阳满天,但更多的是强劲的风。放心不下儿子的父亲,再次无言地带着我在风里穿梭,虽然他的身躯已经显得瘦弱不堪。
情不自禁地,思绪回到了我八岁那年。我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就读于离家既远且显得破烂的一所山村小学。可不到一个星期,我的学前班生涯提前结束,理由是我年龄太大。
我“破格”进入了一年级。
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我,听不懂老师嘴巴一张一合间所传达的信息。每逢考试,个位数的得分更是成为了所有同龄与不 同龄人的笑料。那一年里,每次走过堂弟家的灶房,我的脚步都极快。因为灶房门口那黑乎乎的门板上整齐张贴 的奖状对我而言是一种伤害。
我恨!恨那样的求学开始,恨父亲坚持着八岁才让我上学。
“你是别人带到这个村子来的,有什么资格随便摘公家的荔枝?”长辈的这句质问让我知晓一个酸涩的事实:父亲在这个村子其实很没有位置。我更是从姐姐门的口中,得知了父亲在这里所受的奚落和欺负,不比我的年龄少。
恍惚间,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他坚持着八岁才让我上学,是不想让我在本该快乐的童年里,就在人海中面对别人的欺负。
小学,在我的逐渐懂事中,慢慢走远。得知自己被镇上最好的中学录取,是那个夏天的黄昏。
拿着通知书,踏着父亲那音量极大的吆喝声,我来到父亲耕作的田间。
“我考上XX中学了”我挥舞着通知书。
“说什么,听不到”父亲大声反问着我,显然还改不了刚才劳作的节奏。
“我考上XX中学了”我声音也大了起来。
听清我的话,父亲并没有我预想中的表情。他只是掬起田里的水,洗了洗手,顺手把水打在牛背上。那溅起的水花,点缀了岁月的清贫。
到如今,只剩下回忆了。父亲不喜欢城市,不喜欢进房间就要脱鞋子。入新房那几天,父亲来了,看着他媳妇的动作,他笨拙而艰难地脱着鞋子,穿上预备好的拖鞋。临走的时候,父亲说:“你这里干干净净的,我还是不习惯、、、、、、”
听着这样的话语,我心里只有难受。到老了,父亲还在照顾我的心情。我知道,他不是担心家里的干净,而是担心自己的农村习惯会给我带来家庭的不和谐。
父亲还是回到了山村,那里,有他习惯了的白天和黑夜。黑白之间,父亲都在我的生命里倾注着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就像一条河,流在过去,流向未来。
我看不到源头,永远不想看到终点。
学生看到我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了出来,自己写作文的勇气或者说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看到老师和自己一起实践写作文,不少的学生了克服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和懒惰心理。
一旦学生觉得自己的文章中有自己的生活,就会相应地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在我这篇作文的带动下,一位学生也写了一篇比较动情的记叙文我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很坚决地把这位学生的这篇作品推荐给了班上的同学,作为范文,并和大家一起探讨学生的作品和我的作品共同拥有的环节,以期能从技法上给予学生以指导。学生的作品如下:
那片海
海岸边发动机闷闷地发出响声,伴着一阵阵海浪声,船开始驶向远方。这是父亲失去工作的最后一天,也是开始新的工作的第一天。
我没有下过海,父亲说那是个装满钱的地方。村里的大多数人都以捕鱼为生,如今父亲却只能以捕鱼来谋生。
电话那头是父亲乐滋滋的声音:“姐,我昨晚收获可大了,一晚80多呢,你伙食费够不够,我再给你汇。”那是我很久很久没有怎这么愉快的声音,来自父亲。我笑了,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挣钱已不再那么辛苦。我开始觉得向父亲要钱内心无所愧疚。
八月我放假了,这是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的路。这是一片海,很陌生却又很熟悉,因为这里有父亲的味道。海风一阵阵吹得我眼角发疼,我似乎看到了远处船上被海风吹拂的发在心里闷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一进门,并没有看到往常的那个弯曲的身影:一口一口地抽着那旱烟,又似乎陶醉般的一口一口地吐出来。我寻视四周,才发现那粗大的呼噜声是父亲的,父亲睡得很熟,我清晰地看见他眼角的皱纹,那是被风割的。我以为那是因为笑多了才会这样。
母亲闻声出来,高兴得跟我说笑起来。一旁的父亲也被吵醒,坐了起来问我:“回来了,吃饭没?”母亲有开始唠叨起来:“你爸爸为了挣钱,老催着出海,大风大浪的,天气预报都说有风,几天没合眼,昨夜还三更半夜去看船,说是看船,其实在海上捞了一夜,也没见几条鱿鱼,你说笑话不笑话?”父亲又像往常那样拿起那个竹筒,一口一口地抽起烟来,我明明看到了父亲眼角鲜红欲滴的血丝,可我还是忍住内心的心酸,说了一句:“爸,少抽了吧,这对身体不好。”
窗外一阵风吹过,竹叶乱飞。随风而来的,还有那片海略带苦涩的味道。
两天过去,该回校了。父亲骑着那辆闷闷作响的摩托车依着他那习惯的速度,载着我前往车站。坐在车后座,我看到风把父亲的衣服吹得鼓鼓的,这是我童年里熟悉的风景。
“拿好钱,注意着点,现在路上可乱着,有什么事达电话给我就行了。”说着父亲又从他裤袋里掏出几块零钱给我,并对我说:“买瓶水喝,车上容易渴。”接钱的刹那,我触到了父亲手上厚厚的一层,是茧,长在父亲手上,沉重在我心头。
车开动了,我选择了远方去追梦。父亲将回到那片熟悉的海,继续着付出。回头望,父亲的背影渐渐融入那片海,有风,有苦,也有爱。
有了我自己的下水作文,再有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当中的优秀作品,学生渐渐地就认识到自己平凡的生活其实是可以写出情味来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老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并变得乐于去写自己的生活了。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个最终目标,路还很远,但只要我们勇于并乐于实践,老师既作为一个教者,也作为一个示范者、引导着,引导学生去留意身边的生活,书写生变的生活,我相信,我们就离这个目标不远了。
语文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阅读,联系着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祥夫.阅读与联想[J].中学语文教学,2010,(09):1
[2]曾鸣,袁幼林.钱理群“告别教育”[N].南方周末.2012.9.13
[3]曹国锋.中学生作文“真实性”缺失的成因及其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
2010,(0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