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周扬明:“为未来种一棵树”作文指导教学简案

作者:周扬明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为未来种一棵树”作文指导教学简案

宝威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周扬明

 

【考情说明】

普通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人,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其中对高考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也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在应试训练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训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作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高考作文的日渐发展,命题形式也变得多样。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比喻型作文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如 “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说‘脸’”(江西)、“出与入的哲学”(湖北)、“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凤头、猪肚、豹尾”(江苏)、“雕琢心中的天使”(福建)、“雨燕减肥”(江西)、“人与路”(江苏)、“提篮春光看妈妈”(安徽)、“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春来草自青”(山东)、“怀想天空”(江苏)“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北京)、“找回童年”(江西)。有的材料作文也包含着比喻的成分。

这类题目既考查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可通过比喻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比喻型作文,题意比较隐晦,许多学生对这类题目感到不好把握,经常出现跑题、不切题的现象。学生不会展开合理想象,要么仅仅就比喻型话题的字面义去立意,角度狭窄,立意单一,思维受到束缚,无法驰骋思想的野马,点燃灵感的火花;要么不会破题,从比喻到比喻,立意不明确,叫人看了如坠云雾里;要么牵强附会,写出的作文多是文思枯竭,内容肤浅。

【目标定位】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比喻型作文的写法,主要指导学生掌握比喻型作文题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立意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简案】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透过比喻型作文题的比喻义确定最佳立意,确立主旨。

2、如何灵活扣题、点题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活动设计

1、课前分4组同学,通过讨论的形式,完成相关高考作文题的审题立意任务。

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肩膀

2006高考江西卷作文题:雨燕减肥

2009北京卷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0江西卷作文题:找回童年

2、各小组推选代表,对小组成员的见解做归纳小结,准备发言。

 

课堂教学设计

课时1

一、   各小组学生点评发言,教师点拨,讨论完成4道高考作文题的审题

1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审题提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审题立意:一是从肩膀的功能角度来思考,肩膀是一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肩膀的存在意义:依靠、重大。二是从肩膀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创新的最佳角度,因为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来写,文章更容易出彩。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

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由肩膀相靠联想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2006高考江西卷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也会减肥,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减肥”是关键词,材料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是飞翔。因此这个话题可谓半命题,全面地看,当表述为“减肥与飞翔”,换言之,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只有看到了另一面,理解才全面。只做简单的平面的迁移。写成胖女减肥、小猪减肥之类,没有读出话题的寓意,就属于偏题了。

    题中“安乐窝”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离巢”比喻走出安逸的生活环境接受考验。“减肥”的比喻义是多元的:①去掉自己的种种不足,包括不良习惯、脆弱、懒惰的性格;②大胆地减掉思想包袱,减轻心理负担;③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强化能力。“雨燕”象征勇于搏击风雨、接受考验、超越自我的人。

32009北京卷作文题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审题提示】

1)要抓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我”、“隐形”和“翅膀”。

①何谓“我”

“我”是这双具有领跑和导航的神奇力量的翅膀的主人,“我”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而非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意象。

首先,“大我”与“小我”均可。这里的“我”可以是中华五千年沧桑历史之“我”,也可以是历经磨砺的婉约昆曲之“我”;可以是发展创新、宏大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我”,也可以是活力四射、平凡普通和微小个人之“我”……

其次,“实我”与“虚我”均可。考生可以写实“我”——考生自身的经历、感受、故事等,围绕十八载青春岁月中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内容取材。如林则徐的一心为公、执著奋斗的精神给予“我”的诸多启发;如古典诗歌对“我”心灵的开启和文学世界对“我”灵魂的引导等。考生可以写虚“我”——“我”可以是黄土高原、经济特区、北京城等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地域的代称,也可以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贝多芬、居里夫人、菲尔普斯、周杰伦等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名人的自叙,甚至可以是一块石头、一盏路灯、一条胡同等意象的代言……简言之,“我”可以是一切,一切皆可以成为“我”。

上述关于“我”的诸多意象都可以成立,关键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第一人称“我”来构思选材,选择推动“我”成长,激励“我”发展,鞭策“我”进步的“翅膀”,着重写出“翅膀”于“我”的价值和作用。

②何谓“隐形”

“隐形”说明它是抽象的或者是不易察觉的,需要用心品味、感悟的,精神的、意志品质层面的,“隐形”的不应是实体,如果是实体,也应回归到隐形上来。如欲说毛笔是隐形的翅膀,则应落实到书法艺术是隐形的翅膀。

③何谓“翅膀”

“翅膀”是一个比喻或者说是象征,翅膀,是行为的动力,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翅膀要真正能起到动力的作用。“翅膀”的意义或作用可以与任何事物产生关联。“翅膀”要能够为“我”发现,为“我”发展,为“我”实现超越,为“我”获得自由等,担当工具、提供保护、提供动力。例如理想、梦想、追求、信念、亲情、关爱、良知、责任、勇气、文学、艺术等。选择“翅膀”一定要合理、新颖,应写出翅膀的内涵和特征,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

2)容易出现的不足:

全篇不写“我”,而写奥巴马、霍金、普京等旁人;不止写“一双翅膀”,而是写了多双翅膀,如分别论述了理想是“我”隐形的翅膀,乐观是“我”隐形的翅膀,智慧是“我”隐形的翅膀。

 

42010江西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提示】

 “审题关键有两个:“找回”和“童年”。

对“童年”二字要进行再次理解,不能只理解成,“童年”就是人的低龄阶段。正如提示文字里有所透露的,是天真烂漫、百无禁忌、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童年”是有寓意的,其寓意大概就是人之初,人之根本,是真诚、纯真、无忌、坦率等的象征,也是好奇、自由、勇敢、快乐等的载体。“找回童年”,实际上就是“找回真诚,找回纯真、找回勇敢,找回快乐……”之意。这正如写2005年的话题作文“脸”一样,不能只狭义的理解为“脸是人体的一部分”或者“脸是需要经常洗清的”,其实这里的“脸”,不光是外在形象的代名词,也可以比喻“面子”、“尊严”、“荣誉”等等。

“找回童年”,为什么要“找回”不就是“失去”了才要重新“找回”来么。

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在“找回”二字上。如果你单从“童年”二字上去写,写成“回忆童年”或“童年的回忆”、“童年的趣事”、“童年的乐趣”等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二、   讨论后归纳方法

(一)、比喻型作文特征。

一般来说,这类作文题面往往是喻体的呈现,话题有象征寓意,比喻型作文重在喻人、喻事。

1、隐喻性:比喻类作文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所给的题目往往比较具体、直观,而其外观之内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

2、象征性:有的题目是从作文材料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的,因此它往往是某一思想或观点的的浓缩,它一般要高于生活,具有了象征性。

3、立体性:比喻类作文往往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不断延伸,因此就比一般的作文多了可挖掘的层面,往往能给考生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创作空间。

 

(二)、比喻型作文的审题方法

揭示喻义是这种文题写作的前提,分析材料、拓展喻体就是写作此类话题的有效方法。

1、辩证分析,由此及彼,从找相似点入手,透过本义寻找比喻义。(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2、本体如是多元的,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选取熟悉的角度。

3、既要把握关键词的内涵,又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枝节不放。

4、全面把握,细心揣摩,要注意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即爱憎褒贬。

写作这类作文,不可逗留于题意表层,应由表及里,深入挖掘,隐中求义,方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三、   组织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次作文的审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教法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智者科尼在路上见一个人在种角豆树,便问他:“这树多少年后才能结果?”种树人说:“七十年。”科尼又问他:“你还能活七十年吗?”种树人说:“我在世上见过角豆树,那是前人为我们栽种的,过去为我劳动,为什么我不该为未来劳动呢?

  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承受了太多前人的成果。我们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呢?

请以“为未来种一棵树”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

材料中的议论性语句 “我们承受了太多前人留下来的成果,我们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呢?”应该是立意的关键,它阐明了享受与继承、享受与创造的关系。

世上有无数令人敬仰的人,他们大多是为后世种“树”的人。美国人永远敬仰华盛顿,因为他种下了美国独立的种子,使美国长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棵参天大“树”。孔子、司马迁、李白等人永世被人敬仰,因为他们种下了文化的种子,使中国成为世界文化园林中放异彩的大“树”。

今天,也有许多人在为后人栽“树”:那些开发新能源的科学家们,那些从事保护生态环境的人们,他们想为后人留下一个适于生存的地球……就因为世上有无数为后人栽“树”的人,世界才变得美好,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坐享其成,也应该为这个世界创造点什么。前人栽树,后人仅有“乘凉”是不够的,后人也应该努力,为后人“栽树”,即为“未来种一棵树”。当然,这“一棵树”并非实指,而是具有象征的含义,它可以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可以指精神财富,包括文化、文明、精神以及其他的一切优秀成果。写作时,要注意挖掘“一棵树”的深沉内涵,突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泛联系时代和社会生活实际,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写出广度和深度来。

 

 

 

课时2

一、    简要复习旧知

二、    展示幻灯片,共同讨论本次作文该如何扣题点题

(一)对比文字,找异同

1、“韩国成功申请将端午节作为本国文化遗产。”看着报纸上难以置信的字眼,忧伤悄悄爬上我的眉头,心中黯然:上下五千年的古国,悠悠不尽的文化遗产,前人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难道毁在我们手上吗?

发达的现代文明中,我们丢失了什么?是时候为未来种下一棵树了!

对比:

“韩国成功申请将端午节作为本国文化遗产。”看着报纸上难以置信的字眼,忧伤悄悄爬上我的眉头,心中黯然:上下五千年的古国,悠悠不尽的文化遗产,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片精神文化的绿荫,难道要枯萎在我们手上吗?

发达的现代文明中,我们丢失了什么?

是时候为未来种下一棵树,一棵能传承灿烂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树了!

明确:要写出“树”的具体内涵

 

(二)品读文段,悟方法

示例:

1、浩浩青史,承载了历史的几多唏嘘,岁月的狂沙湮没了前朝往事,却褪不去片片绿荫。古人们的美好品德早已蔚然成林,这片林在传送着清凉的同时,也在传达着古老的祈愿:为未来种一棵树!

2、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价值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行走在前人投递下的幸福的阴翳之间,我们更应该将前人的汗水辛劳传承下去,为未来种一棵树,为后人谋一份幸福。

3、从过去走到现在,从现在眺望未来,那棵先辈种下的民族魂的树,已枝繁叶茂,却仍需后辈的不断努力,才能让它永远常青。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于是,我们看到,14万医护人员余震中手术不停,搭建起一座座生与死的桥梁;20多万名志愿者奋战救灾第一线,无私奉献传递爱心;教师谭千秋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般,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四条年轻的生命;民警蒋敏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尽己之力救助他人于危难。“我们都是汶川人!”“四川挺住,中国加油!”,华夏儿女用团结友爱、勇敢坚强浇灌着民族魂的大树,他们将为未来的子子孙孙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

    为未来种一棵树,传承民族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这场接力中留下自己的汗水,民族文明之树根深叶茂!

4、停止那些享乐的玩闹吧,拾起前人的锄头,提起前人的水桶,去开拓一片疆土,去栽种一棵树,把文化的情怀种上,为后人撑起一片文化芳香四溢的浓荫,让后人在树荫下也感受到这文化的丰富内涵。

行动起来吧,瞻望前人的树冠,亲自行动,让后人在未来也能陶醉地瞻视我们栽种的挺拔的文化大树!

5、仁则遍行天下,和则治国安邦。儒家学派的先驱人物孔子,以身作则便传仁义道德,为未来国家的兴国安邦买下了仁爱的种子。这棵种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汲取营养,伸枝展叶,2008年的奥运会上,孔子所植之树花开满树,香气遍传世界的每个角落。

6、为未来种一棵树,孔子宁愿在马车上颠沛至老。在礼仪淹没、刀光剑影的时代,孔子没有消极避世,而是以一腔正义的热血,四处游说,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贵。一次次挫折没有使他退却,三千弟子,一部《春秋》,一部《论语》,孔子为中华子孙种下一棵民族文明的参天大树。当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齐声高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中国深深的礼仪文明展示在全世界面前时,我们不得不感谢孔子,他用一生为后世种下了一棵高尚道德的精神之树。

7、自五千年前走来,这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追求着知书达理,遵循着礼仪廉耻。前人踏在礼仪之邦的大地上,用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水为我们浇灌着一棵参天大树,古树上文明的馨香曾飘扬万里。(开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人执着地追求着这种美好,我们也应坚守这份追求,重塑礼仪之邦,重建文明大国,让我们的后人站在这片土地上自豪。因此,请为未来种一棵礼仪之树吧!(结尾)

明确:把“种树”的内涵理解透,就能很好地展开类比联想,写作时应明确写出其内涵,虚实结合,文章主题才鲜明。

“树”的内涵不同,那么“种一棵树”的表述也不同,比如,把“树”理解成优秀的品质,就应表述为“传承美好的品德、精神”,把“树”理解成“美好”,“为未来种一棵树”就是“为未来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思。

 

三、           阅读拓展

联系本次作文,请谈谈阅读下列文章后的感受。(通过此环节,拓宽学生视野,在相似联想中领悟本次作文的深意,思考自身的责任,增强使命感,深化认识,提升思维品质。)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朱鲁子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选自《中国青年》)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我独爱月,有月的夜晚,我才敢夜行,有“月”的人生,我才感觉有了归宿。

    李白的“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勾起我对幼时的怀念,对天真幼稚的向往;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是打发无眠之夜的良药,是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道坎,是人真正走向人生境界的开始。遥想东坡当年,独自一人,观“缺月挂疏桐”,听“漏断人初静”,与“孤鸿”为伴,与“缺月”为伴,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而如今,夜幕虽已降临,却没了人静之夜,虽有缺月挂树梢,却没了鸟的痕迹。此景不仅不能打发愁苦,反会使人更加抑郁愁困,真羡慕苏轼的月。在苏轼人生的低谷,遥望到一轮明月,才使他释然身轻,由庸俗走向洒脱,由喧嚣走向幽静。怀念苏轼的月,是“千里共婵娟”的兄弟之月;思念苏轼的月,是“明月夜,短松岗”的真情之月;渴望苏轼的月,是“缺月”的人生之月。

    最无法忘记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向往。似月光下的一张网,只要在有月的夜晚,我就无处可逃,月已无法走出我的心底,我也无法走出月的辉光。

没有月的夜晚,我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捕获我心灵的愁苦,没有“月”的夜晚,我的一生是黑暗的,太阳的光永远撕不开孤寂的夜幕。我需要有月的夜晚,中国更需要一轮“明月”照彻前方的道路。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四、           课后作业

结合本次讲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馈】

学生习作:

为未来种一棵树

陈子良

 

轻轻地打开那墨香的书页,流连于历史的浅滩上,感受着前人留下的道道足迹,我深深的陶醉。

泪罗江畔,屈子行吟,一百七十二句《问天》,震撼了天地,让后人去追寻其中的真谛。南山下,东篱前,陶潜悠然下笔,开出朵朵桃花,构筑出一个精神的桃源,让后人去憧憬。青山绿水,太白给后人留下了那千尺银河,还留下了他那飘然不的身影。巍巍草堂,子美低声沉吟,多少忧愁便融入了那顿挫的诗句,代代传颂。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卷卷泛黄的汗青,更是一棵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为我们的心灵撑出一片绿荫。

感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绿荫,我们是否考虑到斗转星移,当我们都作了古,我们又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我们又何曾像前人那样给后人留下了一片心灵中的绿荫呢?

可是,是谁,荒芜了文化的树林,抹去了我们心中那诗意的绿荫?

走在街边,满目充斥着夸张的广告,满耳听到那撕心裂肺的金属摇滚,满嘴说的是886,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书店里,言情、武侠小说区里的人潮如过江之鲫,而角落里,海子、史铁生的文集上却落满了灰尘。

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机械隆隆,无情地推倒了黄土地上的大树,这块土地上将要建起一座叫作“现代化”的高楼。人类的社会在大踏步发展着,商品的充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在快餐式的生活中娱乐着,娱乐着,一直娱乐到死。在大众的眼光外,在钢铁树林的角落里,一棵叫作“文化”的树苗,在寒冬中,瑟瑟发抖。

那些缺失的诗意,丢失的文化,我是多么想把它们的种子找回来,种到人们心中去啊!可是,在这现代商业文明的夹缝中,又何曾萌发出一些永恒的民族文化的新芽?

我亲爱的黄土地啊!怎么样才能让你重新披上绿荫?

我合上了手中的书卷,陷入了沉思:当历史的沧海沉浮变迁,我们的后辈打开历史的卷轴,也应该能像我们一样感受着唐诗、宋词、元曲,享受着文化的绿荫。可如果当他们走到命名为“21世纪”的这一片黄土上,却发现上面赫然插着一枝枯死了的小树的残骸,那将是怎样一个触目惊心的场景!

因此,我要在这后现代文明的黄土地上呐喊:“为未来种一棵文化之树”!

“绕树三,何枝可依”,文化之树一旦调零,人的心灵也会随之茫然。前人栽树,后人纳凉,享受着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绿荫,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后人做些什么。为未来种一棵树,把诗意的种子播洒到每一个人心中,让这广袤的黄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披上文化的绿荫,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

教师点评:人因思想而伟大,作文因思想而有生命力。作者深切领悟文题旨意,站在文化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论说有序,处处扣题,语言隽永,充满张力,耐人寻味,突出了作者的睿智才思。(周扬明)

 

 

【教学感悟】

作文课既是实用写作技巧的知识传授课,也应是引导学生思考,夯实学生精神底子、帮助他们回归精神家园的美育课。个人认为本次作文教学设计的收获不仅仅是写作知识、写作方法方面的收获,也不仅仅是写作训练的循序渐进和扎实有效,更是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碰撞、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本次作文激发学生感受文化、认识生活的热情,使抽象的理性思维训练感性化,让学生在作文讲评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当然,课堂教学指导只是给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力的马上提高,要提升能力还需脚踏实地的刻苦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