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卜云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卜云声    |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27日
点击次数:

  【摘 要】今年广西正式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改变。新课程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作有效地探索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走出误区,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 创新
   
  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技能训练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教师的教,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学会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视野开阔,志向远大的现代素质。

  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从高一年级正式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方案,新的课程结构体现了新的理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尽可能有宽广选择机会和自主学习空间;如何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结构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模式等问题是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需要广泛借鉴其它学科和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广大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条件等,灵活恰当选用教与学的方法。

  一、整合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选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

  二、制订任务,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由于本身的操作水平不一样,有些学生感觉老师讲的已经会了,就自己操作电脑,不听老师讲解。所以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角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解决问题的各环节及效果,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教学“表格信息加工”的内容时,教学的重点是借助数据加工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放在EXECL软件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上。在实施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如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后,可根据情况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给学生提供没作统计的考试成绩表等。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同时体会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优越性,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比较、分析数据,发现、提炼出蕴含于数据中的信息,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恰当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新课程教材中介绍的软件繁多,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一到两种软件为主,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提升出信息处理和交流的一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探究,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比较分析各类不同工具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理解和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并能迁移到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四、加强学生的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是什么呢?是捕鱼的方法,是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汇总、统计而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方法,能够自己解决或试图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请教老师,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把自己所设想的解决方法融在问题中来请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勤奋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发现学习。传统教育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循规蹈矩,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学习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其来解决新问题。它强调的是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例如,在“表格信息加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一份成绩表为例,提出问题求两个人的成绩总和,学生会采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将求和的项依次累加迅速得出结论。接着提出求20人的成绩总和,采用刚才的方法是否太繁锁?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利用EXCEL软件中“∑”求和,完成操作。接着及时指出,在Excel中提供了许多现成的函数,这些函数就放在“f(x)”中,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求20人的平均分等等。整个教学过程并非让学生“接受学习”,而是启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发现,从各种特殊事物中归纳出方法与结论,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应强调的是,发现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学或接受学习为基础。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及时的点拨,让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学习且乐于学习。

  五、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这些形式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学合作,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操作中形成技能,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它给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新课程结构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总结经验走出误区,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的整体运用能力、整体素质合格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