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尝试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有效的课堂交流

作者:刘琼梅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尝试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有效的课堂交流

                 刘琼梅  

    【摘要】新课改教学中,关注课堂交流提高课堂交流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交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平等、自由的课堂交流环境,是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则深刻的体现了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必然形成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改革    课堂交流   

  1、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1.1“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新时代的理解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1],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共同体的种类和层次很多[1]。常常泛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性质以及各种规模的人类社会或文化集团。但是,“学习共同体”始终承载着某种教育理念[1],与合作学习有联系但又高于这些形式。虽然,在现实的课堂中人们并不感觉“学习共同体”的必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现代信息社会的来临,是很多社会团体的学习过程形成了“组织强化”的趋势[2]。这种趋势,同样影响到了学校的课堂,并且深刻的影响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共同体的其中一个本质特征从简单的共同理解悄然转变为经过协商的‘共识’[1]。所以,在维果茨基理论的核心中论证[2],我们知道“人的知识只能产生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心理过程结构总是先表现为外在行动,然后才内化的”。在这两条“基本规律”的指引下,我们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提到的关注课堂交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平等、自由的生物课堂交流环境这一目标,恰恰是这两个基本规律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习课堂可以尝试构建课堂上的“学习共同体”。

  1.2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几个基本要求和手段

   “学习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更好的构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基本要求如下:(1)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课题、课例、媒体信息等,做到尽量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2)具有讨论交流的可行性和必要;(3)形式上主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4)各小组能以呈现结果的形式完成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争取在探索性学习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5)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或者标准,决定评价学习结果。

  另外,围绕所确定的学习主题和任务,构建“学习共同体”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应尽量以媒体的形式提供各种开放的相关资源,从而鼓励学习者对信息的搜索、选择、评价和综合,鼓励沉浸式、开放式的合作交流。 

    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心智的发展过程迫切的需要树立这样的自尊心和营造浓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可以说,“学习共同体”的此作用的体现,是可以反映的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上的。

  2、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1 高中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背景和条件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徐徐吹来,随着实验区的扩大,新课程开始走进无数师生的真实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中在教学上强调参与者的实践与反思,学习方式上更加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积极学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以感受、体验为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这以“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是如出一辙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所以,传统教育环境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条件。

    学校里的“学习共同体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基层学习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形式而加以编制的。它有非常典型的特征:其特征有:(1)组织目的性。它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为目的。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非常明确。(2)组织有序性和协调性,在协助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学习者学生在一个集成的班级团体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而形成任务的分工和合作关系。教师在其中既起到监督作用又起到协调作用。使组织成为有序状态。(3)是组织活动的程序性,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模式,学生会积极的适应这样的模式并且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新的学习模式。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群体。新课程的要求决定着“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目标、课程、活动、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是属于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规律引导其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教师可以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然后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提出问题,提出所要完成的作业,提供有关的个案研究及实际例子,从而激发他们的信息搜索、分析和综合等高水平思维活动。 

     综上所述,“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全新的“学习”理念[2],在某个方面实现了“从个体知识到集体知识的拓展”并与“共同体”的形式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全新的“学习共同体”概念。在教育领域有了全新的诠释和发展,基本完成了“理论基础”的构建。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将会越来越走向成熟并且得到更好的突破。

  2.2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2.2 .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的交流更多的也是单向的、直线的、消极的,它否定了课堂教学的本真意义———交流,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

所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其中,新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学科知识,给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研观和学习观,才能够力求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2.2 .2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要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新课程改革对新时代的学生和教师有了新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通过关注课堂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有效性,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好的实施策略。

  3、有效的课堂关注课堂交流,“学习共同体”能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

  3.1 关于有效的课堂的概念和意义

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而且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2]具体表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让没有问题生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简单的有问题成为没有问题。

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是群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到“以人为本”。    

  3.2 有效的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交流

  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交流主体通过一系列有序的行为和互动进行的以形成与发展认知、构筑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体认主体自我内心发展为交流任务的教学活动。巴西著名的教育学家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可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是把自己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使学生在交流中还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对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都有很大的作用

     高效课堂的落实成方法中的群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4],实际上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彻底的思想大碰撞,为有效的课堂交流。换言之,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交流。群学,理解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对学,可以理解为相互探讨和研究;自学,则是学生在交流前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和空间来准备和思考,使他们胸有成竹,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展示和反馈,则是呈现学习的成果,交流思想和方法,达到学习目的和促进相互提高

   3.3 “学习共同体”能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

    新课程的要求有着特定的教育目标、教学课程、课堂活动、多种学习方式。在前面提到的构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需要的基本要求:(1)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课题、信息等,尽量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2)具有讨论交流的可行性和必要;(3)形式上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4)各小组能以呈现结果的形式完成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争取在探索性学习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5)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或者标准,决定评价学习结果。

    这样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完全吻合。因此学生可以在协助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交流合作可以丰富学者的理解,同时也会引发他们对各种理解的批判性评价以及对自己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这样,每个学生都与其他学分离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接受其他人的影响,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并提高自己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电子白板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这样的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反思活动的深度,提高他们的学习需要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 “学习共同体”能完美的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情感、认知等全面发展。体现了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六字真言。

   4、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必然形成的教学手段

   “学习共同体”概念中非常明确的指出,“学习共同体”的构成成员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课堂,明显是为“学习共同体”而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课堂更是“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发展起来的产物。

    关注课堂交流,有针对的提高课堂交流有效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创建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于交流和思考,学会相互倾听,并且注意反思,学生将会在高效的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能更好的树立自尊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5];所以,真正构建“学习共同体”,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它的构建,会逐步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增添出色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学习共同体的设计.文段

[2]赵健.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顺兴.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学生物学, 2009.

[4] 李玉华、徐斌艳著.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策略分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3

[5]谢金莲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