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黄汉清:钦州市2005年广西区会考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作者:黄汉清    |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30日
点击次数:

钦州市2005年广西区会考地理试卷
质 量 分 析
黄 汉 清
   
2005年会考地理试卷,从靠后及评卷反馈的情况来看,整份试题无科学性问题,无题意及图意不清,表述欠准确的试题,无偏题、怪题,无参考答案欠准确的试题。对试题评价总体较好,难度适中,以下从试卷结构,考生答卷情况已经反映的教学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试卷包括:一、单项选择题;二、双向选择题;三、综合题;选择题部分总共30题,其中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双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总共60分;综合题共有6小题,其中31题6分,32题6分,33题8分,34题7分,35题6分,36题7分,总共40分。试卷结构与考试说明相吻合。

 

一、  统计数据及分析

表一:总况(满分100分)

 

 

抽查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率

优秀率

难度

300

99

32

78%

55%

0.78

 

表二:试卷分析一览表

 

题号

赋分

平均分

难度

选择题

1~30题)

60

47.52

0.78

31

6

3.8

0.64

32

6

4.31

0.73

33

8

5.87

0.73

34

7

5.41

0.77

35

6

4.66

0.77

36

7

5.02

0.83

1、从有关数据看出,试卷覆盖面广,涵盖了高中地理全部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考查作用,试卷题量适中,题型结构合理,人文地理的赋分超过自然地理,符合高考地理的赋分要求。
2、注意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试卷中各知识分布合理,重点知识占比例高,人文地理分数占比例高。
(2)注意考查“双基”,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3)突出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综合分析能力,重点考查了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知识,有较好的区分度。
3、 注意新教材特点,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试卷有许多题目都是跟生产、生活、社会、科技密切相关的。这类题目的出现,对倡导学生用地理角度观察社会和自然知识地理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积极性都有积极导向,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三、试题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抽样300人)
1、选择题(1~30题),本大题答题情况较去年差,低分成面不少,其中1—9选错的人数较多,特别是第9题出错率最大。双项选择题中27题出错最多,不少选择C或D,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造成的。另外,出现了往年所没有出现的情况。今年考生中约有15人漏做双项选择题,其中有些考生单项德40多分,双选却不做,是否与试卷的排版有关?希望能引起重视。
2、31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判定广西气候类型,地理思维要求较高,体现乡土地理的要求,是一道较成功的题目。
考生答题情况:评卷发现答错第①小题及第③小题成因的较多,是地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考生得零分,这些考生有旺旺较集中在某一袋卷中的错误答案,第①小题有:前后两空答案颠倒;第③小题第2空答“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赤道低气压影响”、“副热带高压控制”等,有部分考生干脆留空,但部分试卷的答案,又简明扼要,得分很高,课件教与学的学校差异是很大的。
3、32题第一小题很多学生不知道苏门答腊岛处在哪两个板块交界处;第二小题学生错答的答案多为回答:“洪涝”、“暴雨”、“洪灾”等;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三小题,多数学生只回答出一种措施,很多学生回答用气象卫星、天气预报来监测地震。本题学生得分多数在4~5分之间,得满分的学生估计在10%左右。
4、33题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读图了解含意,能结合图中注记分析水稻、蔬菜、水果、乳牛等几种产业的主导因素,同时选择相应地理布局,基本能分析形式这样布局的原因。但<1>分析水稻布局因素中,考生都首先考虑到灌溉水源、地形及面积都提及的只有少数考生。<2>分析甲地种植水果的与哪一出现明显错误本题有“保持水土流失”等。本题考生得分一般在5~7分,满分较少,个别考生也有零分出现。
5、34题,原题图<1>指示不够明确,因①、②、③皆为河流沿岸,由①向②、③迁移说明河流对城市区住影响说服力不强,部分学生答成 工业 (由图例而导致)。第二个空格相当多学生写成 交通运输 ,而没有写出运输中的 铁路 与运输;<2>主要错在“北方城市大都位于    汇合处”,答案五花八门,还有部分学生弄不清河流具有“供水”功能。<3>属于乡土地理、开放性题目,有多个答案,主要问题是学生弄不清广西有那些低级城市,那些地级市是沿河分别?相当多考生写到“北海市”或“防城港”,本题的得分率约5.5分。
6、35题,该题目才有开放性式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的答案从字数到表达都有所差别,但多数考生都答到了要点,得分率最高的是<3>都能回答铁路对当地的重要意义。该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审题不够明确。<2>小题中的①、②路线,很多考生误认为是题中的方案一、二,因此十分也较多。
7、36题,本题满分为7分,达到满分的学生不少,一般学生都在5分以上,也有少数学生得零分。根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但很多学生不会用低廉语言去回答问题,而是从语文的角度,句子的通顺与否去回答,个别学生没有很好地审题,把此题误答为太阳辐射。
具体各小题情况如下:<1>小题,很多学生答原料、空气、阳光等;<2>小题答消费的学生较少,答新城代谢的更少。<3>小题很多学生把③、④颠倒作答,没有弄清人类社会与环境的位置,从一些学生答题情况看,可能有些教师在讲此图时,没有讲清各个箭头的含意;<4>小题,此题为多项选择题,有少数学生误认为是单项选择,只选一项,甚至有的学生选对了又划出只保留一个;一些学生对牧区的轮牧,大力发展沼气的作用不明确,结果误认为是引发环境问题。
综合上述学生答卷反映的主要问题:
1、学生落后面较大,厌学情况较严重,各校教与学的差异较大。
2、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1)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得不理想。
(2)所学地理知识未能及时牢固掌握。
(3)对图题不够重视,识图、绘图技巧有待提高。
(4)审题能力差。
3、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4、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清楚。
5、综合题答案要点回答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