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8日至28日,我通过遴选参加“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学员培训学习。我期望培训能给我带来教育理极大的改变,我是为了学习更新理论和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带点有用的东西回学校去推广,为新的一轮教育变革做准备。也希望通过这个载体,促进自己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经过20天的学习、交流和体验,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园丁工程的导师、同学给我带来的震憾。学习分三个阶段:
一、通识培训
12月9日,我早早地来到田家炳教育学院报告厅,坐在第三排中间。上午举行了开班典礼,简要介绍了培训机构的领导成员和专家组成员,钟瑞添副校长介绍了“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的情况,提出了“学研结合,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规律,建议我们:转换角色,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集中精力完成培训任务,做到工作与学习互生共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交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精心安排,认真施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育厅刘处长代表厅领导给我们寄予厚望,然后导师代表和学员代表讲话。接着开始通识培训。
集体上课3天: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全部科目的老师集中在田楼一起上大课,主要是由广西师大教授上教育理论的课程。广西师大党委书记王枬教授专题讲座《教师职业与专业的追问》、孙杰远教授《教师教学认识能力及发展》、高金岭《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路经分析》、唐德海教授《校本教研的意义和方法》、秦素琼教授《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唐凌教授《我们的研究任务和起点》。唐凌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做研究的有关问题,强调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搞研究没有捷径可走.他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进行科研的选题思路和方法,提出对园丁工程学员的要求和期望。给我很大的启发。
二、学科培训
这10天回到文科综合组学习专业知识。有罗刚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宋立军导师《教师职业化和职业认同》,宋导师提出:1、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2、贾老师的三点建议——主题、录像、活动载体;3、课程资源开发;4老师如何成长起来;5、教师职业发展成长。
齐佩芳教授的《中学政治新课标解读》,她提出思考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我们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教材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我们的学科空间有多大;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考不能成为人才培养的拦路石……齐导还分析了“课程标准”研判教育发展趋势,为什么和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政治课功能定位变化、目标变化、话语变化、立场和视角变化;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回归生活的课程;教师角色的转变“放权”。
宋导提出了学习的阶段和要求,培训的目标是教学研究型骨干教师,即教学水平高,课上得好,学生欢迎,考得好,研究水平高,反思型教师。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和应该学习的典范教师蒋廷玉、谭树泉、蒋卫民、李红勤,然后分组交流总结,两位导师进行了指导和点评。宋老师提出,教师转型“以能力为中心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教育生活化。
李庆忠教授《反思新课程改革》,指出反思1、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2、如何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新课堂体系;3、新课改试验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4、提出生活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和生命化教学。
李庆忠《文科听课与评课技巧》提出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理论和技巧。李庆忠《教学设计探索》以前从未考虑过,而且差点进入职业倦怠的我,听后恍然大悟,动力大增。李教授的课,生动、精彩、实用,让我回味无穷,让过时50%以上知识的我及时充电。 “低成本大智慧生活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并迅速推广。我感叹:师大有这么一批优秀的团队,特别是有这么优秀的老师。他们教育了我:合作探究、共同进步才能走向辉煌。
张坚博士的《网络资源与教学》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教研和教学水平。
三、基地研修
政治学科的教师到桂林中学、师大附中进行为期7天的基地研修。提了易荣花老师的科,与师大附中政治组交流,听蒋廷玉特级教师谈名师的成长经历。学员卢春英谈如何说课,观看了广西中学政治优质课一等奖录像课,宋导点评提出做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者,在教育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人是学生的主要矛盾。
桂林逸仙中学李红勤老师介绍“时事半月谈”“感受教育的快乐”.宋导在点评时说“学习是快乐的,教学是快乐的,生命才是快乐的。”原生态、反思、快乐、追问的技术。
2008年3月21日到山东青岛、曲阜、泰安、济南、淄博等课改地区学习考察。参观曲阜孔庙、孔府、孔宴、孔林,亲身体会儒家思想。淄博五中主讲《课改的理念与实践》,参观淄博五中地球教学展厅,李老师介绍《地球教学系统的开发与教学应用》,听了《公民道德与理论常识》科,参观五中学创新展馆、与科组交流科组建设,科组教研的问题。
日本的左腾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打开大门,此外别无他法”。
青岛二中的学生实践基地给我很大的启示:发明并不是天才,只要善于思考的人,也可能有新发现。他的教育国际化走在全国前列。
四、培训感受
在29天的学习中,收获很大,感受颇深。
第一、教师成长必须符合“学研结合,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规律。
师大导师给我们设计的过程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的一个创作。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必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实践探索,在实践中研究,在做中学习和尝新。
第二、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打开大门,此外别无他法”。我们要多开展外出听课交流活动,用生活化的教材教育培养老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第三、“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开展校内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宋老师给我们看了一节李红勤的《时事新闻课》的录像课,看了以后请大家讨论。讨论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地认为:“这是一节好课,课堂结构严谨,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老师有总结、有归纳,尤其是李老师追问和引导的功力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总之,是一节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的探究性好课。我带回了9个省级优质课教学案例,今天在政治组中观看,并分析,今后将在全校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