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易灿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作者:易灿宇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以《我与地坛》为例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作者:易灿宇   工作单位:钦州二中  邮编:535000

 

    语文学科在诸多的学科当中,情感的浓厚性尤为突出,它决不是单纯的传授客观知识,它需要情感的投入,是一种将知识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学科。无论是传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还是新课程埋念下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语文知识,还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干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撼动、为之动容。《我与地坛》是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的必读篇目,是史铁生先生在经历人生跌君起伏后,饱蘸血与泪的一篇关于生命思索的文章。作为读者的我非常喜欢,因为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动与思考;作为教师的我也非常喜欢,因为优秀典范的课文是陶冶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情感的良好土壤:为情感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每次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与学生均受益匪浅,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近了作者,体悟作者的感情与对生命的思索,进而反思我们自己。

    我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主要就抓住了一个""宇,用情感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在各课时,我打破了这篇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把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先讲我与地坛,再讲我与母亲,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讲。在第一课时,我带若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去读文章,然后介绍了史铁生的生平。通过介绍作家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他生活的艰辛与勤奋、痛苦与容智。因为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只有走近吏铁生才能更好地品读文本、体悟作者要表达的思考。第二课时,我和学生细品文本,交流感悟。在对史铁生生平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理解母亲并感同身受,进而更好地体会失去母亲时史铁生那种痛彻心屏的感觉。此时此刻。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就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了,而己经超越了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而成为极富感染力的综合教育的学习了。

    一、知人论世,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世界

    我在设计教学时就特别注意这些极富情感的作家素材的介绍挖掘,打动学生的心灵,便他们和课文中的人合为一体,为之忧愁,为之激奋,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的作者吏铁生2I岁那年,青春的大门突如其来地关上了,他不得不接受和面对双腿瘫痪这一残酷事实。同上个世纪60年代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史铁生一直沉浸在"上山下乡"的好奇与狂热之中,对未来更是怀着五彩缓纷的梦想。突然置身于这样的绝境,梦想的天空变得灰暗而低沉,"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轻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这在《人间》中出现的语句就是他当时心态的表白。而这种绝境的出现,既不是由于人为原因,也不是由于社会原因,而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命运使然。史铁生恨本找不到具体实在的对象进行发泄,所以这种愤恨就更显得无奈而沉重了,学生了解了史铁生,在这样的青春年华遇到这样的苦难,换位思考后也就真正地走近了作者。

   二、透过细节读母爱,融入作者时情感世界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双万情感进行交流的活动,师生之间通过情感的交融、共振、心灵的碰撞,求得目标的一致性,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自己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刘腮《文心雕龙》中写道:"天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至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干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包含着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的甚至凝聚看心血和生命。而语文老师。要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发挥情感的魅力,使文章的作者与眼前的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知道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21岁失去了双腿,面对儿子的苦难,史铁生的母亲做了什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我让学生在文章中找,然后读读。告诉大家你读到了什么。其中学生找到了这样的一些地方:

    (l)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然一

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 “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2)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

  3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每一次的感动和体悟都是学生埋解所至,朗读所至。学生读出母亲的宽容。我们就来体悟母亲的宽容;学生读出母亲的坚忍,我们就一起品读母亲的坚忍。最后,我谈了一处自己在阅读时每每被感动的一个情节。"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我己经懂了可我己经来不及了。……"在小夜曲音乐的喧染之下,我的示范朗读引领看学生一起与作者共患难、同呼吸。朱光潜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就是带看学生在课堂上出生入死"。学生入情了,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解读地坛,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

    我们己然读懂了,看到了一个苦难而伟大的深爱儿于的母亲,可是在我们大家所找的这些细节处的那个文中的""却没有感到母亲的痛苦,甚至是感受了却故意忽视。文中多处提到了"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我不知道她己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读懂了母亲了,那么,是谁架起了母亲与他的情感桥梁,启示他懂得了母亲?是地坛。

    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让作者走进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

    地坛可以说是史铁生的精神获得重生的地方,就在刚刚残废的那段日于里,他常常摇着轮椅来到地坛苦苦思索。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榜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的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仿佛就是为了等他,给他一个僻静的地万,静静地舔舐伤痕,思索自己的命运与人生的价值。此时的地坛己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一个是被世界抛弃的青春热血的残疾人;另一个是昔日曾经"浮夸""炫耀"膜拜的圣地,而今日变成现代都市"荒芜""沉寂""野地"。史铁生被遗弃的身体就仿佛是这废弃的古园,园中的一切与他残缺的身体和痛苦的灵魂遭遇了。于是地坛中的一切也就部变成了启示。在废弃的园子里,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最终从这里获得了理解,获得了自由。地坛到底以什么样的魔力启示着作者?一万面,地坛是那么的荒芜、破败、古旧,另一万面,生命依然顽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片刻不息。"从这些景物的描写可看出地坛其实充满了生机,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全都很卑微,甚至朝生暮死,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己的万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冉"衰败"。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史铁生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部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作者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部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可以说,地坛像一位智者在不动声色地拯救着作者,使作者一步步远离死亡的陷讲。让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己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死是一种必然,一种天意,不必害怕,不必急于求成。这些理解使他的死亡观超越了世俗的生命感受,从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来,变得平和而宁静,他告诉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在死神到来前一定要尽心尽力活着。正如有论者所言:"生理的残缺使生命的意义发生了问题,是生。还是死?只有当人被逼考虑到生死的时刻,才有可能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想清楚了生和死的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但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睛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睛"。绝处逢生后,作者历经15年,他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地坛?在第7节的排比中,我们能从这些景物的描写解读到作者的生活态度。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在这些文字的背后,让你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坦然地面对一切。地坛的形体可以被改变,不能改变的是生命的力量与永恒此时的地坛,己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己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思索:直面现实,好好地活。

      四、读懂母亲,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

    地坛让史铁生从一个狂妄悲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参悟生命的智者,开始由思考自己转向思考母亲,才想起当年给母亲除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幡然醒悟的作者在回过头来思虑母亲时,从母亲身上感悟到了什么?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坚忍、无私和毫不张扬的爱,面对苦难,坚忍生活。

      五、读懂史铁生,得到自己的情感体悟

   在地坛和母亲酌启示下,史铁生顿悟了生命的意义,并用自己的言行进行栓释。在他的后半辈子的人生里,因为疾病,他隔天就要做一次透析,他忍受看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的折磨,却留下了丰厚的文字,用他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滋养着我们当代,让我们也时常去审视自己的生命,叩问自己的灵魂。一个残疾的人,一个健康的灵魂。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史铁生的文学成就。

    2010123l日史铁生逝世,在他去世的当天,他的肝脏移入了一位天津患者的体内,躯体捐献给了医疗研究机构。他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己经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珍爱。这样的一个史铁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个时候,再问这个问题,学生心中己是千言万语了,布置一篇读后感是水到渠成呀。

    这篇课文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教育,从对作者的感知、认识入手,激发情感,通过对师生之间多种形式的阅读,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记忆中的情感经验,将它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对应起来,触景生情,缘文想情,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佳境,引导学生"如临其境",能让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喜作者之所喜,怒作者之所怒,化作者之情为己之真情,进而实现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使作品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以丰满与升华。

    总之,语文课是人文学科类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了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仅要让学生拥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还要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