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中学生 体育健康课 生存教育 渗透

作者:章著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1日
点击次数: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强化。面对现代社会频繁的事故灾难,对生存能力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当代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自我的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纵观我们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分析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教育形式等变革的趋势,强调“终身生存教育”等思想观念的重要性。现代体育教育对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培养学生在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能力。因此,在体育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生存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研发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策略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已经成为新课题。

1  整体把握生存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从本质上揭示人类自身各层需要。从第一层生存、生理上的需要至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与人对教育的需要发生的密切联系。从主观上分析。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生命安全的隐患,两者处于矛盾体之中出现。毕竟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是相对比较大。但客观上学生生命安全与学校体育发展互为前提,现代体育教学中,将不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对意外伤害进行自我保护;由此可见二者并不对立,反而是高度辩证统一的。

2       现代中学生生存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进行抽查访谈学生,将中学生生存教育应归纳为三个层面问题的内容:第一个层面,针对90后学生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较差的情况,开展生存技能实践教育;第二个层面,针对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或者灾难,应急,自救及互救能力差,应开展应性教育;第三个层面,针对中学生面对现实世界蔑视生命,信仰危机的现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生命教育。

3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生存教育”的定义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大部分学着认为生存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健全,大部分中学校教育中尚未涉及到生存训练的内容,导致学生对生存技能实践教育、生命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的轻视与无知。据对我国中学生健康与生活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引起产生质量下降。同时,来自城市的中学生超重和肥胖者数量增加。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学体育的教学,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的生存能力。

4  生存教育要纳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

   中学体育应将把生存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体育教学。在制定每学年、每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时,就必须安排一定的教学课时,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并和其他体育教学项目一起纳入期中、期末教学评价考枝管理中。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保健知识及心里教育过程中,或在每年新生军训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有关防灾抗灾、自救互救及各种灾难相关知识的教育。可通过各种形式与手段进行,如: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事故发生情景。

5  在体育课中发展生存教育的实施策略

   体育教育与生存教育优化结合,是以体育教学作为载体,把安全生活和健康生活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生存能力。

5.1开展以培养和提高生存意识的理论教育

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必需要具有一定的保健知识为基础。即体育课堂将体育保健知识和防灾自救结合起来,并渗透于课堂训练中,才能显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中,给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片。例如:挫伤的应急处理和包扎;人工呼吸的技能学习;被动物咬伤的急救处理;骨折者的搬运;自救知识等的常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作的训练。同时备用一些简单常用的药品,给学生认识。使学生掌握救护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救和防护,也大大的提高了在一些灾害事故中的生存能力和救护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例如:学生掌握检测自身的心率、血压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更科学、安全的进行日常运动锻炼。

5.2  开展以培养和锻炼生存技能为主的实践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应安排应急逃生方法和技巧,与体育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如:武术内容的教授中,教师可将武术套路的动作分解,并告诉学生这些动作的实战当中的技击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受害者”,一人扮演“小偷”,将用所学动作制服“小偷”。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反应能力,而且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把生存实践活动开展起来,体育教师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模拟各种灾难发生的情景,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等素质。如:公园、河边、山坡、草地等地方进行定向运动、障碍比赛等等。教学内容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防身术、躲闪技巧等以备学生在遇到一些抢劫、诈骗等公共危害事件中逃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

5.3开展以应对心理问题为主的适应性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是检验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存教育成败的因素之一。学生抗挫折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正比。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生抗挫能力越强,反之则弱。应把把心理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中。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多增加定向运动、攀岩、远足及一些心里拓展练习等设置。让青少年学生经受锻炼、培养他们的胆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增多的社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着稳定、临危不惧的良好心态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清晰的思路,稳定的心态才是成功自救和互救的关键。

5.4开展集体性活动活动以应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各种形式体育教学活动,将对学生的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乐观的性格及沉着冷静的心态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显而易见的作用。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的锻炼,学生既有合作交往,又彼此竞争。如球类、接力比赛、拓展等项目同伴间的团结配合。而这种合作、交往和竞争会影响个人的社会性,使学生在参加中会具有合作、交往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健康水平。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及时引导、评价,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5建立生存教育评价机制以应生存教育的开展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存教育,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尤为重要。不仅让体育教师体验总结一节课的好与不足更重要的是能及时肯定学生在课堂中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和在危机状态下学生的表现和团队精神。在中学体育及教学大纲中,要详细建立对体育教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技能的达标考核体系,也要考察体育教学对学生自觉实施健身行为和体育终身行为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的各种社会生存素质能力的培养等,各种考核机制应与期末成绩挂钩,同时渗透到升学考核评价内容中,以督促学生自觉形成锻炼生存能力的意识。

 

6       结语

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探讨中学生体育健康课与生存教育渗透。同时,还涉及到重视学生能够思想观念上的生存能力教学。学生的生存水平与老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练习。体育课堂教学中生存能力、生存技能教学是有体育老师指导实施的,所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生存教育理论水平和生存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也必将不可纳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当中。借鉴国外学校体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日本等国,开设了专门的生存教育课,配备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国内生存教育方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尤其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要适应未来变迁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对传统体育课内容进行修改、筛选和必要的补充,对教学素材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生存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的辩证关系【J】学校体育,2008

【2】    李兵论体育教学与生存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44):142

【3】    李启藏,学会生存:谈体育教学中生存能力教育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09.

【4】    唐宏贵,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习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