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黄新文:临川一中学习考察的思考

作者:黄新文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20121026至31日,我校高二、高三各组备课组长在学校领导李远国副校长的带领下,一行21人赴江西南昌参加高三教学管理与大规模备考技术交流会聆听了高考备考专家相阳、丁明忠、董德松的备考工作要点报告,并考察学习了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江西师大附中三所名校同时,这三所名校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都给我们汇报了各自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高三的备考,让我们深入的了解发展的思路、措施和保持长盛不衰的经验,通过学习,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尤其是临川一中,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神奇?各路学校精英纷纷跑到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去希望一睹神秘,并在此中探个究竟,学得一二。我总结下来,结合我校的实际,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高质量的办学效益 

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进了临川一中,半只脚就踏进了大学的门。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有了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了优美的育人环境,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了优质的后勤服务,加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璞石也能雕成美玉,后进也可变成先进。临川一中的办学方向是:平凡变优秀,优秀变一流,一流变超一流。

(1)教师注重自身的成长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他们的教师利用各种形式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过关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拜师学艺结对子等教研方式学校每年拨给每位老师500元书报费用,鼓励教师自我进修,倡导做研究型教师。在这所学校,可想而知,竞争是激烈的,他们都以进入零班教学为荣耀,既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又可以捞得实惠,但是,零班只需要区区的十几名教师,这就需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要靠自己的成绩说话,要靠学生的认可说话。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他们明显流露出对零班教学的恐惧,每个人都能讲出在零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业上肯定是超过自己的,因此,他们的老师在研究业务的同时,更要多花精力去研究怎么引导学生,他们有着共同的看法,学生肯定是比他们强的,因为他们将来是考北大清华的,而我们教师并不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说明这些学生的实力是超过老师的,所以,导字一定要为先,跟在老师的身后,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

(2)对教学,该校有着民主决策的好做法。在选定教材、使用资料、实施教学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生代表的作用,经常进行教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训练程度,使得每位教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能兼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大备课组活动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团体作战,共同攻坚,以确保学校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同时我们还学习了高效课堂的理念, “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深有感触。

(3)对学生的管理上,从参观他们的宿舍和与宿舍管理人员的交流上,我们明显可以得出结论,临川一中信奉的是“知识引导文明”,“小节不拘,大理至明”的信条,我们参观的还是一个女生宿舍,地面整洁非常,但床上却是衣被凌乱,墙上贴的文明评比明确规定:文明宿舍只要求地面整洁无垃圾!其他并无更多要求。以此看来,学习放在第一位是当之无愧的了。这种模式,让我们很是惊异,因为我们都是信奉学生要从点滴做起,别说学生不叠被,就是鞋摆放得不整齐,都要被狠狠的批评,此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人在此不做过多评论。

4)对尖子生辅导上,他们执行的应该是包干制度,采用谁教谁负责的办法,即所教零班的教师就负责零班尖子生的拔尖工作。而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尖子班上课一位教师,等到辅导的时候又可能不是这名教师,师出多家,会否产生学生思维的混乱呢?在此,我感觉还是临川的措施比较好。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老师教尖子班,那么你就应该信任这个老师。建议学校改变教学一套老师,辅导又是一套老师的做法,保持学生学习思路的延续性,增强对老师的信任,并且通过包干制来强化老师的责任心。

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该校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从而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师资素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他们采取了三留人的管理政策,给老师提供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量身定做各人的发展计划。一是事业留人。通过舆论宣传和评先评优等方式,充分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在临川一中工作的教师普遍有着强烈的光荣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二是感情留人。学校领导、工会组织对教师关怀备至,想方设法帮助老师解决家庭生活、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努力建设和谐温暖的教工之家,用真挚的情感增强教师的凝聚力,使教师在临川一中工作感到其乐融融。三是待遇留人。相对于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学校给老师的各种福利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对在学科竞赛、教学研究等方面有突出成果的教工,学校除优先评先评优外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正因如此,该校很少有教师外流,相反,各地优秀毕业生和骨干教师纷纷前来加盟,使学校的师资伍更加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