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成功来源于方方面面,比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智慧、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个人人格魅力等等。但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心态更是非常重要。拥有良好的教学心态可以使教师更理智地看待学生进步与退步,看待自己的教学长短,看待教学的成功和失败,认清事情的表象及其本质。
1、平和的心态。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一开始就不能高估或低估,以专业教师的水平去衡量一个新学者的水平,所以首先是水平认知的平和心态。
其次,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当学生收获了一个新知,攻克了一个难题,克服了一个缺点,即便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我们都会为之欢欣鼓舞。反之,我们则会雷霆大作,不依不饶。出现这种情绪,既伤害了学生,也累及了自己。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关系必然紧张,学生会认为教师都是以成绩论学生长短,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教学的消极性暗长。但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将孩子看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不是学习的容器,我们就能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和某方面的落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晶体,他们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晶型,我们决不可以把他们当做标准的产品一样生产。
2、乐观的心态。
教学中教师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既有益于自己的身心,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这种心态也会惠及学生。教学中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生活的情绪带到教学中;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如果确实感觉自己力所难及,那么就要相信你所在的群体的能力;还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这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自己。相信他人是对对方最高的赞赏和鼓励,也是自身乐观心态的体现。
3、谦虚的心态。
实现有效教学,我认为,教学中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首先,要谦虚地对待我们的课程,认真阅读编排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相关的指导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我们的教学设计,决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想当然地去执行教学任务。其次,教学中要“谦虚”地对待学生。这里的“谦虚”是指在对待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学生的发言、作业、某一次活动、考试等等)时,不可妄加断言,简单处理,真所谓“三思而后行”,要善于勤于分析学情,充分利用学生这个教学资源,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再次,每上完一节课,要带着谦虚的心态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