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涂军元:简评“斯大林模式”

作者:涂军元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点击次数: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可以从国内外形势、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斯大林个人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其出现是必然的,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最有利于苏联的自保,并且满足俄罗斯残存的小农意识。我们不能将斯大林模式就此定义为失败的模式,而应该称为“被错误使用的”模式,是斯大林及其政治集团的失败。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小农;必然性;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权。在经济上,斯大林模式表现为:实行高度集权的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在政治上,则表现为:高度集权的党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灵活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

为了尽量客观全面地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评价,我将结合中外学者的代表性意见,对其形成原因与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观点作出结论。

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可以从国内外形势、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斯大林个人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1.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

    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外交环境上面临严重的危机。不仅世界革命高潮没有如列宁所想的那样到来,反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稳住了阵脚。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刺激下,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各种矛盾激化,世界大战日益迫近。在这种情况下,联共(布)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备战色彩。可以说,斯大林模式在二十至三十年代可以约等于“第二次战时共产主义”,全国上下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人民在爱国主义热情的感召下甘愿作出一定的牺牲。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加速农业全盘集体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战时必须的。

2.国内政治斗争激烈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形成了多个领袖分庭抗礼的局面,主要有斯大林、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政治经济主张非常类似,他把广大小农看作深入社会主义革命的可怕的潜在敌人,认为从农民中会培养出一个新的剥削阶级——富农。针对国内外斗争的严重形势,托洛茨基提出“超工业化”计划,用剪刀差等方法积累资金。为了反对托洛茨基一派,斯大林曾指责其主张是一种损害农民利益、破坏工农联盟的居心叵测之举。但当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后,这一整套主张几乎成了斯大林的信条和指南。因此可以看到,列宁逝世后激烈的党内斗争,催化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首先依靠布哈林开展对托洛茨基主义的论战和批判,而当托洛茨基被打垮以后,斯大林与布哈林就经济建设等问题发生分歧和展开论战时,他毫不犹豫地捡起了托洛茨基的理论观点,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3.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

俄罗斯人具有内陆民族的特性,在俄语里,“村社”与世界是同一个词。在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刺激下,俄国形成了这样的村社传统: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强调整体轻视个体的价值观念;浪漫主义而忽视理性的民族性格;权威崇拜与“群众性歇斯底里”,排斥西方式民主,对沙皇有特殊感情;轻商抑商。十九世纪末,沙俄虽然在经济上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但在文化形态上却保有突出的中世纪性质。克里亚姆金曾这样评价:“在西方向工业化过渡伴随着的是自由的增长,而在俄国却伴随着奴役的增长。” 应该说依赖权威的惰性是所谓团结和谐的“村社精神”的实质,马克思说过:“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这也是为什么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能够在苏联生存。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进城农民”,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宗法共同体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优越性的。由此看来,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远远超过过渡与暂时让步的意义,而在于利用社会化商品经济对宗法式的小生产进行改造,可惜斯大林及其政治集团提前结束了这个过渡政策,使得“村舍精神”保留了下来。吉谢列夫在《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演变》中总结了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特点,其中就包括带有封建小农思想特性的“顺从主义、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

4.斯大林个人原因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同样影响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强烈的权力欲使斯大林一步一步包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军事等一切权力,而其猜疑心则使党内缺乏团结和民主的氛围,列宁曾表示斯大林这样的性格“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同时,斯大林思想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系列后果,教条地理解马列思想,使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灵活性。布坚科评价斯大林坚持列宁立场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习惯和无知”。而另一方面,斯大林一味地力求阶级斗争则使得固有矛盾扩大化、尖锐化。但是,斯大林抱有的对“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热忱,以及在卫国战争时期形成的个人魅力,则使高度集权的体制得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得不说,斯大林个性的某些特点与他的军旅生涯分不开,正是粗暴、简单、家长式的军队作风影响了他对国家发展模式的制定。拉斯普京就直接将斯大林模式定义为“粗暴的兵营共产主义”。

二、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要评价斯大林模式,就不能脱离当时苏联所处的历史条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斯大林模式显然是不可能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斯大林模式能否使苏联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则成为评价它的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重要指标中包含了两个关键点,即“当时”和“长足”。

1. 斯大林模式的实行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分为三种观点,即偶然的、必然的以及两者统一的。

    国外的苏联学极权主义学派以单因果论作为理论指导,认为斯大林模式是必然出现的。克里亚姆金等苏联学者也认为,“使用暴力推行社会经济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而苏联学修正派则认为,除了斯大林主义的选择外,还有布哈林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的选择,“俄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斯大林个人心理需求对于斯大林体制形成起了重要影响”,即斯大林模式的实行是偶然的。

    我国学者高放先生认为:“从理论上讲,主、客观因素的结合表现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有苏联历史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客观必然和斯大林个人优缺点的偶然性作为补充。在历史发展中肯定个人的一定作用,这是历史唯物论,否定个人作用是机械论。”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学者的普遍观点。

笔者认为,斯大林模式的出现是必然的。这主要是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最有利于苏联的自保,从领导层的角度考虑,必须使用这种短时见效的体制才能使革命成果得到保持。此外,具有浓厚个人崇拜情结合严重小农意识的斯拉夫民族必然会推出一个带有集权统治性质的政府和领导人,这样即使斯大林没有成为这个英雄,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而在当时的领导层中,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素养与权力欲望,同时有较高威信的领导人非斯大林莫属。因此,只能说斯大林其人是偶然的,而与斯大林模式同样性质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在苏联的实行则是必然的。

2.斯大林模式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有较大的分歧。

    吴仁彰先生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人,也就是“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在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保证了政治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积累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法斗争的最终胜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苏联领导人将斯大林模式固定化,并且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强制推广,造成消极影响。包括权力过于集中,干部脱离群众,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差,不利于科技创新,官僚主义严重等。因此,应该全面地、历史地看待斯大林模式,不可片面定性。

    沈宗武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很高成就,后期的失败是因为继任者变革不力所致。他提出,斯大林模式具有社会主义模式的一般性和斯大林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战略的个性,后继者应该合理地继承一般性,科学地扬弃个性。在斯大林模式刚刚提出的二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达到了高潮,它使苏联在十几年内得以初步实现现代化,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并且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说明这是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

    郑易平先生等部分学者则认为,斯大林模式是日后导致苏联剧变的根子。他引用了中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与判断,认为苏联的整体经济实力要比统计数字小得多。苏联学者迈德韦杰夫就提出,“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提前完成是对党和人民的欺骗”。此外,用行政命令手段集中人力财力,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任何国家都可以达到。而所谓备战维稳的功劳论也被反驳,有档案显示,苏联在二战中发挥作用的重工业部门仅占一半,如果力求各部门平衡发展,整个国力可能会得到普遍提高。在非军事生产方面,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各部门为了生产而生产,违背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其超重型的经济结构亦使转型困难。施梅洛夫研究发现,“苏联只有7%到8%的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最值得批判的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庇护下形成了新生的特权阶级,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维护斯大林模式的本能,从而使得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得以延续,最终导致剧变。

    笔者认为,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评价斯大林模式应该遵从“在当时的环境下,斯大林模式能否使苏联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这个指标。前面已经提及,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战时最佳的模式,尤其是帝国主义包围至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这一阶段,全国军事化的管理确实能够有效地维护苏联的利益。但是,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苏联就从强盛走向灭亡,不得不说反映了斯大林模式及其后续发展的失败。然而正如很多学者论述的,苏联在和平年代的衰落是由于坚持使用了备战性质的斯大林模式。因此,我们不能将斯大林模式就此定义为失败的模式,而应该称为“被错误使用的”模式。对此我们不妨说,不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是斯大林及其政治集团的失败。斯大林提前结束了消灭小农的新经济政策,又破坏了党内监督机制,导致管理层腐败顽固,造成从上到下对集权政治的依赖,可以说这才是斯大林模式恶果的缘由。

参考文献

 胡逢吉.“斯大林模式”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1987,05.

 吴仁彰.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初探[J].苏联东欧问题.1985,02.

 周尚文.托洛茨基和斯大林模式[J].探索与争鸣.1993,02.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金雁.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J].陕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88,04.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曹廷清.斯大林模式的终结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03.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王福春.国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J].国外政治研究.1991,04.

 高放.略谈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问题[J].苏联东欧问题.1985,02.

 吴仁彰.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初探[J].苏联东欧问题.1985,02.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重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01.

 郑易平,龚海林.也谈客观、全面重评斯大林模式——与沈宗武先生商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