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涂军元:浅析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政策

作者:涂军元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点击次数:

摘要: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亚·奥古斯特,是俄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大帝”之一。她的对外政策基本上继承了彼得一世的思想,即在压制瑞典并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后进一步霸占波罗的海沿岸,同时向南逐步蚕食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以求夺取黑海出海口,并且在可能的前提下向西争取更多的领土和人民。国内的农奴制体制、商品经济道德发展、外部势力影响、历史传统沿革以及女皇的个人因素,都对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制定起了一定作用。从她的政策中,我们也可以得到颇多启示。

关键词:叶卡捷琳娜二世 对外政策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亚·奥古斯特,是俄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大帝”之一。在她当权的34年中,俄国逐步成为欧亚大陆上一个不容小觑的强盛帝国。她一方面抚平内部动乱,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和农奴制在俄国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更是四面出击,凭借外交和武力手段树立了俄国在欧洲的强国地位。然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又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她任用奸佞、压迫底层人民、淫乱后宫,使本已腐朽不堪的俄国宫廷更加靡费。因此,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之日起,对她评价的争论就无休无止。“她的名字成了对她的政治方向拥护者或反对者两派论战的目标。在她的墓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激烈而有趣的争论,是摔破她的半身像还是把它立到底座上。”⑴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避开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主观评价和历史定性,转而结合其身世、心理、时代背景、国内局势等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对她的决策和功绩进行尽量公允的分析。其中,本文将着重分析她的对外政策,因为“对外政策是叶卡捷琳娜能够博得人民好感的最便当的舞台。” ⑴通过分析她的对外政策,既可以结合时局和女皇的背景了解背后的动因,又可以掌握由此而产生的国际变革,对串起这段历史颇有裨益。

一、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外交决策与扩张战争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政策基本上继承了彼得一世的思想,即在压制瑞典并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后进一步霸占波罗的海沿岸,同时向南逐步蚕食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以求夺取黑海出海口,并且在可能的前提下向西争取更多的领土和人民。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继承这个主体对外政策的同时还加以改进和完善,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更深一步的计划。在这种对外政策的指导下,产生了被后世称为“东方问题”和“西部俄罗斯问题”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主要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沙俄在欧洲的影响力,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提出了相应的对外政策,并用和平或武力的方式付诸行动。

1.外交决策

围绕前文提到的两大核心问题,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她的宠臣们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首当其冲的一步便是由尼·伊·潘宁伯爵倡导建立的“北方体系”。潘宁根据俄国驻哥本哈根大使科尔弗的建议,联合北方的非天主教国家(波兰为天主教国家)直接对抗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的南方同盟。以俄国、普鲁士、英国为主的“北方体系”成员国表面上联合在一起,实际上很少有共同利益。“英国除了关心贸易和殖民地之外,对欧洲大陆毫无兴趣;普鲁士丝毫没有打算保卫倾向于奥地利的萨克森,甚至想同占领西里西亚一样占领萨克森。” ⑴最终,英国没有如潘宁设想的那样履行协议,而普鲁士与俄国的结盟关系也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俄国自己放弃,转而寻求与奥地利的结盟了。虽然这一次结盟的尝试最后“成了俄国宫廷天真的臆想,成了俄国各种天真的外交计划的一项内容,现今的外交家都带着宽容讪笑的预期谈论这些计划。” ⑴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因这次失败而新重用的波将金等大臣却对日后俄国解决上述两个核心问题,乃至维护女皇的统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帕宁的“北方体系”使俄、普、奥三个东欧强国之间得关系颇为微妙。一方面,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俄土战争爆发后“担心奥地利因抱怨俄普同盟而干预战争,会站在土耳其一边,而连累普鲁士。” ⑴另一方面,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也担心俄普联盟会危害自己在东欧的利益。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三角政治格局下,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出最利于自己的决策,最终很可能使三国都受到损失。叶卡捷琳娜二世运用自己的政治手段,在稳定内部局势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俄国在东欧的利益,扩大了影响力。

由于历史原因,同宗同族的西部俄罗斯与俄罗斯被分割开来,包括西部俄罗斯本地人在内的很多民众都认为二者应该重新合并在一起。叶卡捷琳娜二世当然了解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且制定了“恢复被天主教徒剥夺的东正教徒的权利,要求停止继续收容俄国大批逃亡者并将他们归还” ⑴的纲领。为了解决这个颇为复杂的宗教和民族问题,女皇支持斯坦尼斯拉夫·奥古斯特四世继位波兰国王,以维护波兰统治层中诸如“自由否决权”一类奇特且不利于专制统治的制度,使之处于任人摆布的无政府状态。在这一条件下,俄国政府兵临波兰边境,组建贵族党以武力平息针对俄国的反对派活动,逼迫议会通过法案,保证异教徒(主要是东正教徒)取得与天主教徒同等的政治权利和信仰自由。但是贵族党在波兰的活动演变成了东正教贵族对统治权力的掠夺和对包括东正教徒在内的平民的压迫,继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动荡,俄国不得不派兵镇压。为了平息骚乱,叶卡捷琳娜暂时放弃了波兰的异教徒参加参议院和内阁的权利。

贵族党暴乱后,波兰在奥古斯特四世的统治下越发混乱,叶卡捷琳娜二世虽然有心插手却也不得不暂时观望,转而着手解决“东方问题”,也就是进行俄土战争。上文已述,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对俄土战争颇为恐惧,担心普鲁士的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为了平衡各国势力,尤其是避免俄、奥两国联盟排挤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主动促成了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第一次瓜分波兰后,人们发现“俄国这个在土耳其战争和对付波兰骚乱中承受了全部重担的国家分得的数目并不是最大的。根据潘宁的计算,按人口密度,俄国居中;按收入,俄国居末。”⑴此后,在三国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中,又进行了两次对波兰的瓜分,最终在1795年使波兰灭亡。三次瓜分波兰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俄国增加了677万新臣民以及整个西部罗斯地区和立陶宛的土地,约占波兰总领土的62%⑶。尽管从账面上计算,女皇使加利西亚等原本应该属于俄国的土地旁落人手,但是她所竖立的帝国形象和在欧洲建立的影响足以弥补这些遗憾。

与解决“西部俄罗斯问题”几乎同时进行的还有“东方问题”的处理。鉴于俄国对黑海沿岸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土觊觎已久,因此俄、普、奥三国在波兰的瓜分活动引起了土耳其的不安。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土耳其要求保存独立的波兰,却遭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拒绝。于是,土耳其在1768年10月16日主动对俄宣战。这时候,俄国在瓜分波兰中受到的损失成了外交筹码,普、奥两国在波兰取得更多利益的同时使自己被拴在对土战争的战车上,俄国成功地避免了外交上的孤立。⑷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个强国联盟,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通过适度地放弃占领土耳其境内的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公国来安抚紧张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在进行了以解放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和斯拉夫人为目的的第一次俄土战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女皇通过与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结成“防御同盟”而使土耳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并通过与法国签订通商条约而使其不再主动干涉东方战场。这一系列行动基本上扫清了俄国向南扩张的外部势力干扰,为扩张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析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不难看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外交决策主要围绕着巩固地位和扩大影响力的核心思想。女皇在三十余年的经营中,已经尽最大可能性地巩固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掠尽了可能的一切利益,并且稳步地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以自己及其同盟者的名义提出了《武装中立宣言》,要求限制英国在海上的权利⑶,标志着俄国的影响力真正涉及到世界范围。正如别兹鲍罗德科说的:“在我们那个时候,欧洲没有我国的允许,谁也不敢放一炮。” ⑴

2.扩张战争

比起在外交战场上玩弄权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真刀实枪的战争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完成了彼得一世以来的多位沙皇未能完成的任务。在她及其宠臣奥尔洛夫兄弟、波将金等人的指挥下,俄国成功地完成了南面边境的扩张,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在诸强哄抢土耳其领土时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平心而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初并没有把扩张战争放在对外战略的首位,因为七年战争的惨烈结果尚在眼前,俄国军队疲惫不堪,曾经成为波罗的海霸主的舰队军纪涣散,形同渔民。叶卡捷琳娜甚至认为:“我国有非常多的船只和船员,但是既没有海军也没有水兵。”⑴但是在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并基本解决了波兰问题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着手准备对土耳其的战争。她“参与筹划军备的细节,制定计划和训令,竭尽全力赶忙建成了亚速夫小舰队和用于黑海的三桅巡洋舰。” ⑴为了使战争能顺利进行,除了与普鲁士、丹麦和英国订立了同盟或友好条约外,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动用了宣传手段,派出格里戈里·奥尔洛夫向深受土耳其人压迫和歧视的斯拉夫人和东正教徒进行煽动,鼓动他们叛乱。⑸

在制定了里应外合的战略部署以后,如何进攻土耳其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叶卡捷琳娜二世早就认定波罗的海舰队没有能力完成这场战争,而阿列克谢·奥尔洛夫等宠臣则坚定地认为这支远征舰队足以踏平土耳其,解放君士坦丁堡。于是在一阵争议中,第一次俄土战争打响,远征的舰队只有一半船只成功绕过了欧洲大陆到达地中海,在土耳其境内的起义也被迅速平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俄国远征舰队居然打败了土耳其舰队。正如奥尔洛夫所说:“如果我们的敌手不是土耳其人,我们就会随便被通通捻死。” ⑴第一次俄土战争在忙乱中匆匆结束,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于1774年签订《库楚克一凯纳吉条约》,使俄国的南疆扩展到黑海边,但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计划相比还远远不够。

再一次平息内乱、整顿军队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决定合并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中独立的克里木汗国,并试图在土耳其境内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比萨拉比亚组成一个以古代达基亚命名并由希腊正教的君主统治的独立国家” ⑴。这一次,由女皇的新任宠臣波将金制定了有名的“希腊计划”,希望由俄国、奥地利和法国三国瓜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和非洲领土。但由于奥地利要求瓜分领土过多,计划未能实现。于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单独发起了第二次俄土战争,促成了《雅西条约》的签订。根据这个条约,俄国成功地占领了黑海北岸地区,几乎是黑海成为其内海。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计划在晚年达到了顶峰,她试图建立一个包括圣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维也纳、君士坦丁堡和阿斯特拉罕六个都城的大俄罗斯帝国的计划。但这个计划由于瓦列里安·坦波夫率领的俄军在远征波斯时内遭到顽强的抵抗而破灭。⑸

纵观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战争,其辉煌战役基本集中在早期和中期,尤其是两次对土作战,完成了彼得一世的遗愿,奠定了日后俄国版图的南疆基础。她的战争策略当然离不开群臣的建议,但是也能体现出她本人的智慧。可以看到,大凡俄国取胜的战役,都是从外交和军事两方面双拳出击的结果。叶卡捷琳娜二世充分运用谋略,首先孤立敌人,其次在敌人内部进行分化并造成内耗,最后才多点进攻。虽然几次战争的胜利都不乏运气成分,但其才能亦可见一斑。

通过常年的外交角力和武力扩张,叶卡捷琳娜二世成功地使俄国成为在欧洲大陆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强大帝国,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政治世界认为叶卡捷琳娜是‘欧洲的大人物和唯一的女强人’。在俄国,即便遥远偏僻的地方,人们久久记得并常说:在这个朝代,邻国没有欺凌过我们,而我国的士兵却战胜了一切敌人。” ⑴

二、 叶卡捷琳娜二世制定对外政策的原因及背景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的对外政策方面所做出的决策和取得成就在欧洲历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她曾在1781年与助手贝斯波罗柯总结了她登上皇位以来取得的成就,其中签订的条约和协议达30个,已获取的胜利达78次,新建立的省份多达29个。⑵在这些功绩背后,叶卡捷琳娜所做的外交决策和进行的扩张战争功不可没。为什么偏偏这一个“浪漫、自大、孩子气”⑵的女人能够制定出如此空前绝后的对外政策,在列强云集的欧洲掀起这样的滔天巨浪,还要从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开始分析。

1.国内外形势

叶卡捷琳娜二世初登皇位时,国内外局势非常不稳定,她对自己的地位也忧心忡忡。当时由于七年战争,“国库无法偿还的债款达1700万,国库年收入总额不过100万,每年赤字达700万。” 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彼得一世以后的三十余年皇位更迭频繁,俄国皇室荒淫无道,国内的阶级矛盾也已经积攒到即将爆发的程度。对外关系方面,普鲁士、奥地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强国都与俄国有利益冲突,尔虞我诈的欧洲外交形势对一个德国小贵族家庭成长起来的公主来说过于残酷。这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局面为叶卡捷琳娜二世选择和制定上述对外政策起到了重大作用。

首先,从国内的社会局势看,俄国传统的封建农奴制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动因。俄国的封建主和教会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益加强,荒淫的皇室和腐败的政府肆意加大对俄国广大农民、手工工场工人等等劳动人民的压迫。在黑暗中挣扎的平民频繁反抗,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不久的1773年,就爆发了俄国历史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普加乔夫起义。虽然暴乱迅速被平息,但是其中折射的社会矛盾却远远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缓解国内压力,就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转移民众注意力。叶卡捷琳娜二世及其宠臣通过宣扬解放波兰和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大举从外交和武力两方面施展对外战略,使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从封建压迫中转移,甚至为这位扬俄国威风的女皇喝彩。

    其次,18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商品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狭小的国内市场需要得到补充和拓展,这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据统计,当时俄国的手工工场的数目由1762年的988个,到1796年增加到3161个,即增加两倍多。”⑹随着手工工场的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商品种类丰富,俄国的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新的市场加入本国的资本链条。面对势力越发壮大的新兴资产阶级,叶卡捷琳娜二世自然会尽力安抚他们,并且试图达到双赢。她制定的外扩计划不仅以西部俄罗斯地区和土耳其的克里木地区作为俄国资产市场的补充,并且在获取黑海出海口后给国内商人开辟海外市场的机会。此外,叶卡婕琳娜二世通过发动大量的对外战争也大规模地发展军火工业。“当时俄国一共有3个兵工厂,15个大炮工厂和60个弹药厂,每年可生产步枪三万支,大炮300多门和弹药无数。”⑹这样,扩大市场和发展工业的目的与制定积极外扩的措施互相促进,最终促进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形成。

第三,欧洲错综复杂的混乱局面为叶卡捷琳娜推行大规模扩张的对外政策提供有利的条件。连年的战争使欧洲四分五裂,大国之间结成不同阵营以保存实力、互相争斗。英国与法国在殖民地问题上互相攻讦;瑞典早已在战争中元气大伤,丧失了波罗的海霸主的地位;普鲁士和奥地利同样在战争中遭到重创,一时难以恢复;波兰由于自身制度的弊病,基本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土耳其早已成为各国瓜分的对象。到了18世纪90年代,法国正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更使得欧洲大部分统治者人心惶惶,无力顾及其他事务。这些有利的外部环境都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条件。女皇趁着其他国家纷纷自保的时机大举外扩,既完成了宗教和民族的统一,又扩大了本国的疆域,实属难得。

2.历史因素

    除了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俄国的政治传统和民族、宗教情结也驱使着叶卡捷琳娜二世做出相应的对外政策部署。历史上,俄国的第一位“大帝”彼得一世坚定地采取扩张措施,为俄国的领土扩大和影响力的增加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波兰和土耳其境内因种种原因迁入的斯拉夫人及东正教徒被异族异教者广泛排斥,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压迫或不公正待遇。先皇的遗愿、民众的呼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制定。

  从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开始,俄国力图摆脱内陆闭塞状态,通过对外扩张以达到开辟市场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彼得一世两次亲征亚速并最终取得胜利,但土耳其不仅牢牢地占领着亚速海的门户,而且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控制着黑海。彼得一世转而进攻瑞典,通过多年的艰苦战斗签订《尼什塔特和约》,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此外,彼得一世还进军波斯,取得里海南岸的土地;进攻中国,占领额尔齐斯河整个上游。在他执政的36年中,武力征伐多达53次,使俄国版图扩大了54万平方公里。⑺在这样一位伟大沙皇的影响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必然会继承其对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倾向,两次对土作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一直被历史学家斥为借口的保护东正教徒和异国斯拉夫人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制定对外政策的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她的宠臣阿列克谢·奥尔洛夫曾经虔诚地希望土耳其境内被压迫的东正教徒能够得到解放,而实际上在天主教的波兰和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宗教冲突确实导致众多的东正教徒生活在压迫之中。而斯拉夫民族因为历史原因散布在俄国周边地区,西部俄罗斯与本土脱离,都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制定具体的对外政策提供了方向。无论是借口也好、谎言也罢,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措施,尤其是战争,都从解放宗教兄弟的口号中得到了出师之名。

3.个人因素

  在一系列内政外交的形式政策以及历史演变、民族矛盾之后,还隐藏着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个人因素。她的身世、性格、领导才能无不决定着她制定出这样那样的对外政策。并且在具体执行这些复杂的政策时,女皇的个人魅力亦起到了重要影响。

  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在什切青市一个小贵族的家庭。由于她的家族和俄国宫廷有亲戚关系,1744年被俄国的伊丽莎白女皇接至俄国作为儿媳的人选。当时她才15岁,还很不成熟,但想要成为俄罗斯国家主宰者的愿望却十分强烈。她在日记中写道:“迟早我要达到目的,我要做俄罗斯的女皇。”⑵要想在俄国宫廷中获得信任,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统的俄罗斯人。于是“她着手攻读俄语,学习俄国文学,获得她所在这个国家的一些知识”⑵,甚至“半夜起床,温习俄语老师阿达杜洛夫布置的功课。她不愿意穿衣服光着脚在房间里来回走,以避免睡着。”⑵此外,当时的俄国宫廷尔虞我诈现象严重,每个成员都在背后议论着别人的坏话。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能够尽快融入这个险恶的小圈子,并且不被误伤,不得不采用了诸如装病偷听等等一系列手段。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她虚伪和猜忌的性格。然而,在这样的宫廷斗争磨练中,造就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缜密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外交战术。可以从上文中看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无时无刻不是怀抱着当年一定要登上俄国皇位的信念制定开疆扩土的对外政策,并且通过年轻时历练的明察秋毫的本领,在欧洲外交的棋盘上厮杀。

  从具体执行对外政策的角度看,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通过施展个人魅力来驾驭不同的臣子,以便完成自己制定的政策,而这也反过来使对外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首先,叶卡捷琳娜二世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在应对近卫军叛乱时,她“给人安静祥和、信心慢慢的感觉”。⑵在宣布俄土战争结束时,她“用镇定的目光宣布了刚刚在十几分钟前想好的休战声明”。⑵其次,她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很善于洞察和拉拢人心。将军埃森战败后惊慌失措地向女皇谢罪,却得到了对埃森以少打多精神的赞许。齐根公爵遭到惨败,却得到了女皇的鼓励和支持。⑵这些人才在得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优待后,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能量,为女皇的政策执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第三,叶卡捷琳娜二世勤奋刻苦。“自她登基以后,每天要工作15小时。” ⑵从她进入俄国宫廷开始,就没有放弃学习俄国语言习俗及东正教礼仪。她竭尽全力地学习俄国人的待人接物,不仅使自己得到了众多臣民的拥护,还为合理分配调派政策执行者创造了条件。最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虚心学习,接受别人的优秀思想。在她执政期间,一直与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保持联系,并坚持阅读他们的书籍。这使得女皇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能够有所创新,并且朝着进步地方向迈进。

三、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启示

在粗浅地分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形成原因以后,这位女皇励精图治、驰骋政坛的形象跃然纸上。纵然古今中外有无数优秀的政治家出现,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于我们的启示依然重要。

首先,任何一个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本国或本民族的根本利益。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初期制定的瓜分波兰、夺取黑海出海口等等决策,虽然在现在看来有违道义,是非正义的侵略活动。但是从俄国本身的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及民族、宗教统一的需求来说,都是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反观女皇晚年一系列失败的远征活动,则反映出有悖于国家根本利益的称霸行为是断然不会成功的。

其次,武力称霸是不会长久的,实现国内工农业实力的进步才能保障国家长期的发展。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彼得一世一样,都在武力上对周边国家大加征伐,并且确实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彼得一世去世后,波罗的海王牌舰队没落成女皇口中的捕鱼船;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国家重新陷入了混乱的局面。这都体现出武力强权也许可以一时掩盖国内工农业落后所导致的问题,但是不能代替经济的发展。只有确保国内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快速稳定发展,才能使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

最后,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用人方面,也可以得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启示。女皇手下的潘宁、波将金、奥尔洛夫兄弟等等,都是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在俄国历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遍及宫廷内外,在作出很多决策时都被情所惑,无法作出最佳判断,只能听任这些宠臣的部署,值得如今的领导人才反思与注意。

本文通过分析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政策,一方面梳理这段历史,另一方面从这段历史的背后寻找动因、分析背景,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历史的学习本就应该沿着了解史实、掌握动因、以古鉴今的脉络进行,对于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这样经典的历史片段更因该仔细梳理、慢慢揣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还应该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刘祖熙 等 译. 俄国史教程(第五卷)[M].商务印书馆,2009

[2][波]卡·瓦利舍夫斯基贤居译.风流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传[M].团结出版社,2006

[3]赵聪.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成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9.

[4]刘金明.论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土耳其的政策[J].西伯利亚研究.2005.4.

[5]朱莉,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的南下政策[J].西亚非洲.1983.5.

[6]万安中,评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J].史学月刊.1995.3.

[7]赵士国,彼得一世与叶卡特琳娜二世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