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谈谈如何实践高中化学新课改中的“过程与方法”

作者:梁雁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谈谈如何实践高中新课改中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研读有关资料和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本上可以了然于胸;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也基本上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和落实;而过程和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娴熟运用难度较大,因为,它既需要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又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活动过程中体验与生成知识和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为应对时代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理念和方法,探求新的化学教学方法,我市在一年前借助初中国家级课程改革第一阶段结束取得阶段成果的契机,高中各学科为迎接更为艰巨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教学对接实践与研究。化学学科选择了实践“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重点的研究课题,在全市开展“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理论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旨在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体验和反思高中新课程的两大主要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和操作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应有的准备。以下是实践“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粗浅认识和思考,抛砖引玉,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教育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学生的许多潜在智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它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化学教学可以从八个方面入手探索:运用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运用科学方法,促进数理—逻辑智能发展;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身体—运动智能;训练观察技能,培养自然—观察智能;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营造音乐环境,培养音乐—节奏智能;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反省智能。

根据上述理论,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力求做到:

1、找准切入点  有效的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以《二氧化硫》教学为例:可以选择①SO2的溶解性;②SO2的氧化、还原性;③SO2的漂白性;④大气污染与防治为切入点,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2、点击兴奋点  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如上述③SO2的漂白性的探究可以采用趣味实验设疑:将盛有某无色溶液(过量SO2通入品红试液后的溶液)管口系有气囊的试管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气囊膨胀;将试管浸入冷水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气囊瘪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在兴奋中完成SO2的漂白性知识的生成、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3、寻求发散点  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当然,要想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如在探究完SO2的漂白性后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物质有哪些?其原理分别是怎样的?通过互动和分散思维,达到前后知识系列化的目的。

4、形成整合点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放的开,也要收的拢,不仅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更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能力。如在师生共同学习了SO2性质后,及时提出问题:你能用多少种方法检别出盛有SO2 CO2的两瓶气体中哪瓶是SO2?通过师生互动得出八种合理方法,并指导学生按物理性质、氧化还原性、特殊性进行检别的有序思维方法。这样,即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机整合,又使思维得到合理的收敛,学生还领悟到了学有所得的成功喜悦和有序思维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理念主体化,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化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流程中应该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心理换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平等对话,构建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教学理念主体化要求:

1、立足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要使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教学的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而是我主动要求做的,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老师先知于我,但是我会比老师更出色
    2、发挥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现有的知识对于我来说,我是能够理解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富于批判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品质,使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产生疑惑和问题,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求同中存异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自我评价的习惯。
    4、展现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性的思维与创造性的表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学是创的前提与基础,创是学的延伸与发展。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就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化师生互动过程的思维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结构化了的科学方法。教学内容问题化还可以改变教师教学“一言谈”的陋习,促使教师努力实践“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设疑之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设疑时机的把握和所提问题的质量。设疑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也就是说,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设疑,都必须围绕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核心来进行,即都必须强调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的一般形式有:

内容上有: ①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问;②针对知识间的联系提问。

手段上有: ①根据化学实验提问;②根据热点话题提问;

③根据STS问题提问;④根据知识应用提问。

提出者有: ①学生提问;②教师提问。

时机上有: ①在上课开始时提问;②根据学生的思维倾向提问;

③在快下课时留有“空白”性的提问。

有效提问第一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开放性问题,或适当变动情景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第二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提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需经过思考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在于提问时机、动机的把握,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及时回应,并且这种回应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当教师的提问既无一定的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时,反而会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即挤占了学习、思考时间,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没有领会、倾听学生的表现;当教师的提问的难度或时机把握不好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或中断,就无法回答,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广大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摸清学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尽可能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如《硫酸》教学片段的提问设计:

[问题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铜与浓硫酸在加热下却反应,其原因是什么?产物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根据重点提问)[实验]

[问题2]浓硫酸中溶质是什么?起氧化作用的是什么元素?(根据难点提问)

[问题3]实验观察到铜片先变黑,溶液逐渐变蓝,如何解释?(根据实验提问)

[问题4]锌与浓硫酸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怎样?相同条件下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速率哪个快?[实验] (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提问)

[问题5]为什么浓硫酸能用铝制或铁制的槽车装运?[实验] (根据STS提问)

[问题6]什么实验能证明铝遇冷、浓的硫酸发生了钝化?(根据知识应用提问)

[问题7]足量的铜与50mL18mol/L的浓硫酸在加热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45 mol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思维倾向提问)

[课后思考] 足量的锌与50mL18mol/L的浓硫酸在加热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45 mol吗?为什么?(“空白”性提问)

五、教学过程探究化,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科学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要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探究化实质上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如《硫酸》教学片段的科学探究设计:

[提出问题]浓硫酸能否氧化非金属单质碳?

[形成假设](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氧化除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如铜),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单质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因此,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应该能氧化单质碳。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CO2

[设计方案]在试管加入浓硫酸与碳,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品红试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试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和NaOH溶液中。

[收集证据] 第一个品红试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假设] 生成SO2CO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较强还原性,+6价硫被还原为SO2,碳被氧化为CO2

[    ]C+H2SO4()=2SO2+CO2+2H2O

由上面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观念,创设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主体参与有效化,内化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主体参与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体现是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能否让学生充分的倾述、教师是否热情、善于倾听、善于指导、善于激励,而关键在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能够有效对话和互动的教师都是善于倾听者,能够给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述,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该是:第一,让绝大多化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  否则回答只有少化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化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化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

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我市高中近两年对“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许多困惑,主要有互动有“温度”而缺乏深度,有探究之形而缺乏探究之效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研究、改进,敬请专家指导。

【参考文献】

[1]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技出版社,2003.1

[2]张庆林、扬东主编,《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