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乙酸》教学反思

作者:杨柳青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2日
点击次数:

《乙酸》教学反思

杨柳青

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从日常学生熟悉的食醋引入,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结构决定性质,对教学程序做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2)乙酸的酸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3)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在饱和碳酸钠中增加酚酞指示剂;增加了乙酸乙酯在水、Na2SO4NaClNa2CO3中的溶解度表;增加了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表),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讲授酯化反应的原理时,给学生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本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教育理念,不断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和认识论、方法论中汲取营养,从思想上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