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经典课堂 乐而共赏——评“力的合成”课堂教学

作者:陆贻汉    |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2日
点击次数:

南京中学河西分校老师的课,倍受启发,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的教学,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做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将教材进行了重新解读,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将教材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成两部分,一是为啥要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二是怎样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这也正是学生探究的步骤和方向。为此编写了力的合成“学案”,提出了六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一:能否用一个力来代替多个力的作用?思考二:力的合成满足什么规律?思考三:1)直接进行相加?2)合力与分力遵循一定规律?思考四:实验探究时,1)怎样使合力与分力的效果相同?2)用什么方法描述分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思考五:做出力的图示后,怎样表示合力的大小与分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关系?

如果不让学生明白分力和合力的关系,就仓促的简单的介绍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这样虽然引入较快,但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他自己要干什么,即使老师告诉他本节课要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生也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或是知道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将来在作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往往将合力和分力都当作为物体所受的力,不能明白我们是“用一个力的效果去‘替代’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为此李老师还用“类比法”让学生理解“等效”的概念,即两个电阻串联或两个电阻并联,如何求它们的等效电阻。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时,老师只做了半个演示实验——只完成了一半。本实验妙就妙在是半个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体会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实验没有做完,但探究方法已经明朗了,老师没有完成的“事业”,正好可由学生去完成。

这一处理,一是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驾驭能力。无法再做等效替代实验,他不失时机的针对学生在实验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帮助,他要求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实事求是,不强行做不能再做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显然科学态度比试验本身更重要。二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别是学生实验探究部分,学生用的时间在十多分钟左右。三是,半个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果老师将演示实验做完了,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四是,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

教学程序的设计

先让学生弄清楚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然后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让两个女生提铁饼(30kg左右)使之悬停在空中,和一个男生提铁饼使之悬停在空中,让学生体会一个男生作用于铁饼的力的效果与两个女生作用于铁饼的两个力的共同效果是相同的。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等效”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合力是否就是两个分力的代数和,让学生体会直接相加是有问题的,从而引入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至此,本节课的问题进入关键节点。老师将大铁饼换成砝码,示范性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的方法。至此,分组实验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学生做完分组实验,教师把几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用投影展示出来,加以点评,学生所画的图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学生明确了合力与分力所遵循的规律 ,教师不失时机的在未完成的实验图上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力的合力,教师从理论上找到了合力。整个教学程序的设计符合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知识的发生规律,一切都水到渠成。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老师采用了启发、探究、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出现,始终将学生的精神都集中在课堂上,为学生能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演示实验的器材简单,取材方便,又联系了实际,学生易于接受和感受。分组实验学生密切配合,合作探究,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加强指导,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动手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李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朴素,铁饼、砝码、弹簧秤、橡皮条及白纸等始终贯彻于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有机的结合,效果明显及具实效性。多媒体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的伏笔式提问,和蔼可亲的沟通技巧以及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非常经典,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