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英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复印机"式教学,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掌握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育 主体性学习 实施策略
当前,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入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尽管如此,但仍然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社会公民,在教学中必须提供给学生学习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从接受、等待、依靠等被动情形中走出来,并转型到充满激情、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要真正使教育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使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仍然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教研组“新课标背景下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就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学生主体性策略,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现状分析
以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是一堂课的主角。教师教一个单词,学生学一个单词,老师教一个句子,学生学一个句子。学是学会了,但不知如何去运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试了,也就忘了。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容易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偏离了课堂教与学的实质。不少教师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盲目追求看似高潮迭起的课堂假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难做到主动性的充分调动。
因此,教师的工作并非只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抓住学生的特点,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变“让我学,逼我学”为“我要学,渴望学”。
二、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
1.“满堂灌”。一堂课45分钟,几乎都是教师在唱戏,学生只是听众和记录员。即便课中间有一些提问,也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看学生答不上来,教师急于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2.面向少数学生。教师只和少数几个“思维敏捷”的学生对话交流,绝大多数学生只能作旁听者,少数学生思维明显游离于课堂之外,甚至有的干脆闭目养神。
3.主导突显,主体淡化。凡是公开课都选择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每个教师都会精心准备课件,把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个设计好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出来。粉笔、黑板等早已失去其应有的教学工具的地位,成为了教学观念落伍的代名词。既然任务已设计,而且每个任务都是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就很注重引导学生顺着既定的任务链走,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否则这被激活的思绪又怎能收得回?这课件还怎么演示下去?这些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利用了对学生调控支配的权利,以课件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4.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或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
5. 关注知识忽略学生。教师沉浸在自我设计中,眼中没有学生,只关注自己教得多少知识,不太注意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师的情绪冷漠,认为这是为学生操练而设的情景,自已若无其事,是个旁观评判者,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生活动的情绪,也大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发。
以上现象都不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没能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难以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
三、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的具体措施
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以“课时紧,赶进度”为借口,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的权力,只求在一堂课上完成自己既定的授课内容,所谓把知识点全部“教过了”。殊不知,“教过了”不等于“教会了”,更不等于“教实了”、“掌握了”、“会用了”。说到底,只求“教过了”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也是一种漠视学生主体作用,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错误思想。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自然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是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
第二,转变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所谓合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就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设置难易适中而又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有回答问题的冲动,但又不能不通过思考就能答好,让学生处于一种迫切要求回答问题而不停地思考问题的亢奋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三,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①创设情景并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但增强了语言实践的真实性,还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尝试。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利用过去学习的知识,进行生活的交际。老师既要赞扬同学进行了一次创造地使用语言的尝试,也要十分宽容地帮助学生科学地纠正了回话中的失误,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②教师在情景教学中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在创设情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一定要饱含激情,进入情景,扮演角色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有时创设的情景构想不错,但教师的情绪冷漠,认为这是为学生操练而设的情景,自已若无其事,是个旁观评判者,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生活动的情绪,也大大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发。
③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求知。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性作用已为不少心理学家所承认。杜威把兴趣看成是活动的原动力。他说:“除非一个对象或一个观念里面有了兴趣,否则便没有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但是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还须因人而异,不可千人一律。对优秀学生要注重内在智能的开发,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完成一些思考性的习题,进行简显的研究性学习,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一般同学,要多进行学法指导,使之举一反三,“迁移”、“嫁接”,在语言实践中产生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接触、多关心。课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在分层次教学中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根据其特长,培养各方面的学习兴趣,满足各层次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都得到成功。
因此,教师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善教是教学艺术的根本,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更为根本的因素。为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依此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展开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求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注意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来激发学生的情思,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那些看来枯燥的知识,经老师旁征博引或作清晰的解释,学生特别容易接受,思路就会开阔;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给学生讲一些充满智慧和情趣的故事,或适时穿插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会格外活跃,也会引起丰富的想象;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自己得出结论,就会使学生体验到自豪和快乐。尤其是当学生有所获,看到自身的进步与成功时,就会激起更大的求知欲。
4.引导学生进行起步浅显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活动。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可以起步浅显的英语研究学习作为有益的教学尝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得。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以主题活动设计为主,以认识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在课外深入了解社会,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进行探究,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活动设计报告。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可能其最后呈现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就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求知欲
①认真钻研教材,多创设情景教学
学生所学的英语材料一般比较简短、形式单一。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教材放入各种实际的情景中去,使学生觉得一节英语课上学到不仅有少量单词或一小段对话,还有一些能在许多场合用得上的富有生气的语言材料。
②适当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
针对学生好学的心理,我们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适应扩充课外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国家及各个国家首都时,可以多给学生介绍这个国家的知识和风俗习惯,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
③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
我们悉心钻研教材,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非常熟悉。这样,复习旧课时就能为新课埋下伏笔,教授新课时能很好地复习已学知识。于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加强。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若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每一个学习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但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提高科学的探究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春红.《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3期, 2011
2.赵颖、高乃芳.《自主•愉快•创造性地学习》
[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P12页
3.张文军.《浅析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 印学军.《学园》2011年5月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