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工程培训已满一周年,回顾这一年来,我们沐浴在甘露中,付出了辛苦的汗水,收获了希望的果实。具体总结为:
一、集中培训:用前沿理论武装自我。
(一)广西区政府高度重视:广西区政府无论是遴选,还是投入经费,或者是培训的规格、要求,都是非常重视和严格的。先是遴选,成立以教育厅杨伟嘉副厅长为组长、广西师范大学钟瑞添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先由各地市经过层层严格遴选,再到全区统一严格遴选,然后还要对入围人员进行全区网上公示,最后才确定名师培养对象人选;为了使名师培养工程顺利实施,区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学员的食宿费、培训费、材料费、课本费、考察费等全由政府负责;培训的规格高,通过实施基础教育名师工程,利用三年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拔和培育一批师德高尚、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素养、独立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课堂教学反思能力和具有一定教育思想的名师,引领和带动全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严格,一般不能请假,除非重病等特殊原因,用档案袋的形式来考核,实行淘汰制,对三年培训做了系统严格的规划,聘请各领域一流的博导授课,并且是指定课题让导师备课、上课。
(二)广西师大精心地规划: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对三年的培训做了精心的规划。通过孙杰远院长对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方案的解读,我们知道,该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教学名师的特征分析(教学名师的共性特征和“八桂名师”的特征),实施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研修方案(影响教学名师成功的因素分析,自主发展型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研修阶段和内容,研修方式,项目培养特征等。可见,此方案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我们将是政府和导师精心规划的作品。
(三)用前沿理论武装自我:一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组织了一批在不同领域但都有建树的一流博导或专家给我们传授最前沿的理论,使我们的头脑得到最前沿理论的武装。
1、第一次集中研修:
听了王彦教授的课,我才知道有“行动学习”这个概念,才知道“行动学习”就是一个小组人共同解决组织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行动学习”关注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以及整个组织的进步。才知道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的过程中,行动学习是基本途径。
听了王枏书记的课,我才明白我们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我们一直强调做园丁型教师、工程师型教师、人梯型教师、奉献型教师和蜡烛型教师,也就是过于强调人的外在付出。而真正让人发展动力形成的,是强调人的外在需求,也就是提倡要做反思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发展型教师、幸福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其中做智慧型教师,要求教师对智慧的追求应是: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
孙杰远院长的课让我懂得“真正的‘公平’是适应个体差异的教育”。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策略是:提升发展内驱力,教学反思,教学策略训练,针对性校本培训与教研。
钟瑞添副校长的课让我知道如何扩展教师的政治视野:共产党员教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学习是扩大政治视野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勤于思考,深刻分析提升自己对政治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高度重视实践和运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他勉励我们要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楷模”。
陈雄章主任的课告诉我们:“形象在传播中塑造,符号在历史中固化,精神在岁月中沉淀”。我们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重拾广西人的文化自信!
王坤庆博导的课让我懂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我才真正明白“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区别。才知道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素养的养成途径:认真读书,接受培训,反思实践,潜心研究。
李如密博导的课让我懂得“教学艺术是诗,教学风格是诗之韵”。懂得创造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优势培育法,弱点逆转法,选择突破法,综合建构法,理论渗透法等。
李玉平主任告诉我们如何打开教师成长的节点。如何区分课题研究的“问题”与“真问题”,如何对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追踪。如何进行微课程开发。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刘良华博导的课让我懂得“不但自己过得好,还要别人过得好”的道理。他让我懂得教师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为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新手—争取做合格教师(站稳脚跟):学生喜欢,成绩不差,同事认可。第二个五年计划:高手—争取做优秀教师:有效教学,有效管理,情趣生活。第三个五年计划:名师—争取做著名的教师:有效教学,有效管理,发表演说,并且做一次调查,做一次教学改革,做一次管理改革。
2、第二次集中研修:
王彦副院长的课,让我懂得阅读是一种在成长中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教育,教育是关于成长的智慧,学习是为了养成教育的智慧。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还让我懂得阅读有如下的心态:从阅读中发现智慧,从阅读中发现自己,从阅读中发现他人,从阅读中发现成长的目标。
韦义平副院长的课告诉我们,记忆编码策略原理包括:先行组织者策略,同化点策略,例证结合策略,多媒体策略,课堂笔记策略,诊断性提问策略,多突触联系建构策略。他还认为,博士就是一个创造者,而且创造出的东西要让别人去学。
吴刚平博导认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知识观基础包括: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方法论知识(学科方法、学习方法),价值性知识(学科意义、学习意义)。课程资源的主要资源包括:空间: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状态: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功能: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教师应讲学生最困惑的事情(东西)。
李瑾瑜博导告诉我们课堂管理的要义:教师的表率大于规则的建立;尊重鼓励成为教育的核心;让每个孩子有适合自己的事做;不要把自己的意志转嫁给学生;让学生处于适合自己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成为他自己。他认为,应该这样来探寻课堂管理的策略:
1、追寻学校变革的三个本原问题:学生为什么要上学?教师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学校为谁而存在?
2、遵循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命题 :学生角色从受教者到学习者,教师作用是为学习而教!校长的职责是办教育而不是管学校。
3、反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他还认为,真实、自然的课应是没有很长时间的准备,不用让学生预习等而上的课,否则就是作秀的课。在年级中,组建跨学科的班组来研究教学和学生。好的教学,一定是好的管理。
徐瑞教授认为,学生的越轨行为,从不同角度划分其表现,种类就不同。例如,根据学生越轨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不同,可分为非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性行为。前者指对社会规范不适应,但不影响、危害他人的行为,如厌学、酗酒、吸烟等;后者指在生理、心理或社会等方面对他人带来的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的行为。如攻击行为、犯罪等。他还认为,罪犯是生来就要犯罪的。
孙杰远院长认为,学生社会性的本质是:获得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得;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具备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高层形态。他还认为学生社会性的策略是:确定积极发展学生社会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建构综合、现实和可操作的社会课程体系;重视发挥社会、学校的社会化功能;塑造以学生体验和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范国睿博导认为“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是有区别的:“校园文化”是个有局限性的概念,因为“校园”是个表征空间的概念,而不是一种表征组织的概念,而“学校文化”比“校园文化”更符合该概念的实质。他还认为,“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并为其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心理情趣、人生态度及政治观念等。还有,一个人只要具备某一优良品质,就可以在社会上生存。所有制度都应被师生内化。教师的职业靠的是责任心。
朱旭东博导认为,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在:发现学习规律,发现教学规律,发明学习方法,发明教学方法。要成为教育家,先成为一个教师,然后成为一个骨干教师,再成为一个学科带头人,接着成为名师,最后成为教育家。教育家必须有如下精神:实验精神(科学精神),博爱精神,专业精神,反思精神,研究精神,学术精神。他认为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至少要硕士研究生。最优秀思维品质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做课题首先要有文献综述,然后才在研究中超越。
一年来,我们接触到多领域不同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和厚实了理论知识,洗礼和提升自我。
二、在岗研修:以亲身实践提升自我。
(一)不断地学习研究。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研究。我学习了《教学勇气》《惑论》《被压迫者教育学》等教育理论书籍,还看了一些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刊物和书籍,如《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师德修养》《优秀教师成长之道》《中学校长》等,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如读了《教学勇气》,当我读到“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喜欢。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我发现当教师原来是很美好的。因为我先前已产生职业倦怠,感到累,还是累,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更没有追求和动力。读到这里时,我感到这就好像是茫茫大海中突然找到了指明灯,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又如,书中说:“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这让我明白,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另外,我还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如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新课改理念、方法、模式等;开展五课(示范课、研究课、新秀课、汇报课、教改课)活动;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论文,参加评比;申报课题,研究课题。如我主持的区级B类重点课题《高中文言文“乐学”的系统性实践及课型建模》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用理论指导实践。回到工作岗位,我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最新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教学与教研中,提高管理、教学和教研水平。如对陈雄章主任提到的“形象在传播中塑造,符号在历史中固化,精神在岁月中沉淀”。我在班级管理中,尽量找亮点,树典型,以先进促后进,以先进带后进,最后达到互相进步,共同提高。这样的班级管理效果很好。
又如,王枏书记鼓励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师,要求我们对智慧的追求应是: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认真备好课,优化教法,其次,追求课堂的灵动和高效,使师生在互动中快乐中结束教学,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美好的回忆。最后,课后及时寻找时机和创造条件让师生得到深度交流。
再如,朱旭东博导提到“做课题首先要有文献综述,然后才在研究中超越。”这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们很多教师申报课题时都不认真填写“文献综述”这部分内容,致使研究带有盲目性或者与他人重叠,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根本不用说“超越”。朱教授的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总之,用这些全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三)实践中反思提升。王枏书记提倡做反思型教师,我确实在反思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首先,我坚持用博文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年来,我坚持每周写一篇博文,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提高能力和水平。
其次,我坚持写评论,思考别人的教学。我看了名师班的同学和网上其他人的博文,不断思考别人的做法,并认真写评论,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别是,我重点看几位全国知名的高中语文教师的博文,除了吸取营养,还认真点评,博取众长,改变自己。
我努力提升自己。我不断地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等。
总之,通过一年的集中培训和在岗研修,我在不断地变强,变好,变得不一般。还有两年的学习,我将在第一年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