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大大增加,而诗意性教学也逐步地融进了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应该是美感与诗意的交流场所。不管教育怎么“教”,课程改革怎么“改”,语文课堂都应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构建诗一般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是每位语文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则从课堂上“诗境”的创设,“诗语”的运用,诗意的对话等方面出发,阐述让语文课堂焕发诗意光彩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诗意课堂 “诗境” “诗语” 诗意对话
语文是一种无比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浸润其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呼唤起学生的诗意。我们要努力让诗意萦绕语文课堂,让语文回归文体本色。
李吉林在《是教师,也是诗人》一文中这样写到:“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认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
这些文字让徜徉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我,对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与追求——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反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插秧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标准化”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更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存在。其实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一.创设“诗境”,营造诗意的氛围。
“诗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而特意制造的情境、氛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中,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构筑的情感殿堂,探知文本蕴含的真谛,从而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的忘情诉说和审美构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迅速把学生引入文中的情境,进入“忘我”的境界,便于他们更好地体味、人情、悟理。
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之前,可以播放黄磊的同名曲《背影》,凄婉而动人的歌曲,让学生深受感染,对文中洋溢的亲情感同身受;又如,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时,找到王菲演唱的根据词谱曲的《明月几时有》,在悠扬的旋律中使学生渐入“佳境”,学生们从词的意境出发,谈到了苏东坡坎坷的人生道路,复杂的、矛盾的人生观,他的丰富的创作……这种情境气氛,既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共鸣之中,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鉴赏。
教师精彩的开讲,也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的世界中。有人把《再别康桥》描述的美景比喻为“一帘幽梦”。在教这一课时,可以作如下描述:“康河平静,落霞满天,让我们悄然走进一种不忍惊扰的宁静的意境之中。诗人伫立船上,依依惜别的目光,轻轻触摸着西天的云彩。在这宁静的傍晚,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和闪闪的泪花。”在这样的深情描述中,诗人对康桥的柔情、依恋,在学生心中荡开阵阵涟漪,他们不由自主地走入“梦中”,去感受那迷人的梦境。
所以,让我们带领学生走入“诗境”吧,去品位那藏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情意,引领他们去感悟诗意,积累妙语佳句,接受人文熏陶,让他们心灵的翅膀在课堂中得以自由舒展,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受人文的关怀和生命的情趣。
二,“诗语”传情,涵咏诗意的语言。
语文教学应是智慧、情感、诗意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涵咏体味中学习诗一般美丽、诗一般凝炼、诗一般激情的文章,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俱以“诗语”来传情,接受诗意的熏陶和滋养的内化,塑造和提升灵魂。
诵读的要义是玩味和品味,所以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多加诵读美诗文,让他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揣摩李煜的亡国之恨,李清照的别离之情,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例如讲授杜甫的《登高》时,可以抓住颈联两句,细细揣摩区区十四字中作者寓寄的八层含义,让学生反复涵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种悲苦之情在同学们的诵读中得以完美展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运用“言”和“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课堂语言的贫瘠、含糊、拖沓,常使课堂教学和气氛出现逆转,从而使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和兴致一落千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反之,教师课堂语言的诗化,就把自己摆在与作者同一维度上,就会具有扣人心弦的磁力和感染力,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与他们的心理产生共鸣。而在文学作品中,教师语言的诗化,还会场与文本语言的格调一致,更能彰显作品的魅力。这种诗化的教师语言与具有灵魂的感召力和审美价值的文本语言的有机结合,就使课堂的语言氛围充满了诗意和浓情,就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到这种语言氛围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羡慕感和认同感。在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充满激情地说:“第一次读这首词时,尽管当时我对其中的人生感慨没有深刻的体会,但那绮丽的诗句常使我对着广漠的星空发呆。嫦娥的广袖无数次拂过我的梦,带我飞向那雕栏玉砌的水晶宫阙。少女幻想的心扉从此打开,第一次询问,第一次期待,第一次迷茫,第一次热爱。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对周围的世界如此地关注。”因为苏轼词的美,也因为我精彩的解说,学生才兴致勃勃地走入文本。
学生对美的语言有着敏锐的感知力,而他们的心灵也犹如一把七弦琴,只要教师弹奏得好,就会发出美妙的乐音。
三.诗化课堂,提升教师素养。
语文的诗意首先离不开教师自身具有诗意的精神内涵,没有这种内涵的教师是不可能使这种诗意弥散于语文的课堂中的。教师的诗意的精神内涵又来自于他不仅限于语文学科的文化涵养,来自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他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想象,学会感动,学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诗化的课堂驾御自如,游刃有余。
1.学会想象。文本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晶体,从不同的方向加以观察,都会看到不同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要再去用统一的标准强求学生,不要再把优美动人的篇章变得面目可憎,不要再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变成简单的ABCD。教师首先要学会想象,让神奇的想象力荡漾在课堂里,同旋在作文里,保留在学生永久的记忆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里的一股灵动之气。如果王勃躲进小楼,那么“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就不会如此飘逸地栖落到诗人的笔端,只有在高峻的滕王阁上,诗人才会把酒临风,壮思遄飞。同样,阅读与欣赏也要打开门窗,让思想的骏马奔驰草原,在蓝天与远方的召唤中,读出那山、那水、那激情、那遐想。
2.学会感动。感动是挂在心之天空里的一抹绚丽的彩虹;是盛开在心灵阳台上的一束红艳的玫瑰;是飞落在心之山崖边的一道磅礴的瀑布。文学是能让人感动的艺术,让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学会感动,再去想尽办法感动学生。感同身受,再也没有比感动这种方式更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了。被感动着的师生如痴如醉,被感动着的课堂诗意流淌。
3.学会学习。这里指的是老师也该向学生学习。李镇西老师说:“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令我惊喜。虽然这一切都不是我预设的,但我感到了学生是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他们不是通过我的解说而是自己直接与作者对话。学生的提问和分析也许很肤浅、很幼稚,但这一切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获而不是我的灌输。”学生主动学习所获得的,或许没有老师考虑的那么完整,那么有深度,但它的新颖独特也往往是教师所无法企及的,它才是灵动着的新鲜血液。
余秋雨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语文课堂应该让老师和同学诗意地生活在语文这片沃土上。水本无华,相当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语文课堂的诗情诗意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合碰撞中迸发的心灵的感动和智慧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倾听花开的声音,欢呼冰雪融化成的春天,将心中的诗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份美丽的诗意并传播之而倍感快乐。我呼唤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要用自己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让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成为一个诗意的栖居地。
参考文献:
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杨琴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科学教育研究》2009.3)
覃夫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