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劳津津:声乐教学中的语言性

作者:劳津津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关键词:高中  声乐  教学  

前言

  唱歌,音乐专业术语称为声乐,即用人声唱出来的音乐。也可以说是人用声带作为“乐器”演奏或演唱出来的一种音乐。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由于掌握了歌唱的方法,故歌声悦耳动听。而高中艺术生多数还不得知唱歌还得有方法,只凭自然说话方式来唱,因而训练方法有别于艺术院校专业学生的训练,那么,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因材施教。

  一、语言精准,明白易懂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由于高中的艺术生很多都是没有声乐基础的,甚至于上高中才接触专业声乐训练,因此,过于专业的术语常常让他们感
到迷茫,有的学生甚至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为什么老师说的我都不及明白?从而失去学习声乐的信心。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有时学生还会误解,比如说,老师要求声音靠后,有的学生就会拼命的压喉咙;老师要求声音靠前,有的学生就会用大本嗓演唱;说声音要沿着鼻腔往上爬,声音又会局限在鼻腔内,造成了鼻音;老师说放松上半身,不要用力去挤喉咙和胸腔,学生一下子整个人包括声音全垮掉了。因此,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要单单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多涉及其他专业,渗透到教学中,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辩证统一,因材施教

  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千篇一律地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教所有的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演唱风格、演唱基础的不同,开展多种教学方法。捕捉学生的优点长处,让其有选择地找准方向,发展最美好的歌唱优势,对这一总目标的教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对学生歌唱发声中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得准确,并能及时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多样性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又要提示学生把声音唱的集中;提示靠前唱时,又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发声中要有点感觉时,又要注意整体面的结合;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语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决不能以教师自己的个人爱好去套住每个学生,使学生嗓子唱出的声音都像教师本人,而应该用科学和教学手段去多方发展学生的嗓音,建立学生应有的个性。

  三、形象比喻,启发教育

  声乐教学是发声器官机能状态的训练,要破除旧的错误机能,建立一套科学化、艺术化的新机能,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建立。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还常采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所谓感觉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深呼吸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教师会说“让你的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让声音坐在气上滑出去”“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身体再向上抛的感觉”“声音要始终向前滚动的唱,气才不会重” “吸着唱”“喊着唱”“真的唱”“假的唱”“收着唱”“开着唱”“竖着唱”“圆着唱”“扁着唱”等等。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对学生要实行一个阶段一种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上好每一节课,不可以一下子全面要求学生,更不能拿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去对待,这是不现实的。初学的学生还要有耐心、多讲多示范、谆谆诱导,不能抒学生说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而应鼓励和肯定他现有的进步,

  四、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声乐教学比较形象化,没有那么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声乐教学不能光靠理论,也不能没有理论,有一定的理论作依据,还是有必要的。但还应有个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论证理论,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对歌唱教学还是很有效的,只讲理论,不能唱,不能教,结果是是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学语言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歌唱的知识与方法》    梁小珍著               辽宁民族出版社      
2、《声乐实用基础教程》    胡钟刚  张友刚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