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黄宇挺: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黄宇挺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7日
点击次数:

课程的确定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高速发展,日益明显的不平衡和激烈的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荷,也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是青少年人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现象严重存在,以致使学生心理上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经小组各成员讨论,决定研究此课题。

研究目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教育报》,19901016日)足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之于学校教育、个体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我们希望研究此课题,能让更多同学了解自己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发现自己在心理素质上的不足,及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生面对日益扩大的生活视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朝气蓬勃,富有创造激情;他们渴望独立,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是初升的太阳,是明天的栋梁。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这些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下一代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压力,成为新世纪高层次、高素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他们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强烈影响,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负荷和挫折,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的缺陷。常见的有自卑、懒惰、悲观、粗心、鲁莽、易焦虑、胆怯、自我中心、神经衰弱等。一份对 1100多名高一至高三学生的测试表明,上述症状在学生中的比率最低为10%,最高为40%。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尤其是大考中经常会非常担忧甚至失眠;而有些同学由于意见不和就吵起来,甚至打架。这一切都将成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障碍,并且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经研究发现高中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平衡性。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逆反心理。他们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他们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说明青少年学生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大。
  4、攀比心理。不挣钱却乱花钱,有的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几块钱才舒服,特别在男、女学生之间花钱,来显示自己。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如:手机、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学之间过生日下饭店,讲排场,互送贵重礼物,小到几元大到几十元,出手不凡,认为不算啥,只要需用钱就伸手与家长要。学生不了解家长的钱挣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二、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憧憬未来,常  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3、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
  4、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5、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6、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7、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8、对异性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为隐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如处理不好,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  
  9、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但由于社会结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10、对职业的选择出现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

三、影响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1.进入高中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不愿意和老师、家长交流思想,像成人一样注意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当某种关系不和谐时,就会产生一些疑虑,怀疑老师、同学是否对自己有看法,情绪低沉,听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2.
学生对高中学习不适应。高中教材难度明显增大,课容量大,科目多.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紧张,而且高中课程重在理解,灵活运用,需要学生尽快地从侧重形象思维向侧重抽象思维转变,这就使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繁重,心里没了底。有人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有些小学老师把学生抱到初中,有的初中老师又把学生背到高中,高中老师要领着学生走,学生就不会走了。事实就是这样。
    3.高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学生,都是初中时的佼佼者,是"宠儿"。而现在,群英荟萃,相比之下落后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且有些教师或班主任对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器重,而对一般学生则缺少关心、重视,使一部分学生心理不平衡,情绪低落,学习则失去兴趣和动力。
    4.一些学生刚上高中时,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对考试成绩过于看重。当他们经过很多努力,发现成绩还是不理想时,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又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心里便感到痛苦,加上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就娇生惯养,造成心理脆弱,很容易失去信心,当初的理想、愿望变得茫然起来。   
    5.
高中学生处在青春的萌动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对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由于他们的个性心理发展和认识能力还很不成熟。一旦落入"情网",十有八九精神委靡不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以下是我们的问卷调查

 

1、你觉得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好坏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A、完全不影响(10.7%)         B、有影响但不大(13.5%)                 C、在某些情况下有影响(12.8%)    D、有很大影响(51.2%)                E、有决定性作用(11.8%)

 

2、你认为高中阶段更需要哪个(或哪些)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A、社会(22.1%)    B、学校(35.4%)    C、班级(15.7%)                  D、家庭(21.8%)

 

3、对该层面需求的方式

 

A、讲座(44.3%)       B、选修课(30.2%)                     C、问卷自测(17.4%)          D、印发知识手册(8.1%)

 

4、你认为在班里设心理委员合理吗?

 

A、合理(45.8%)        B、不合理(18.6%)          C、无所谓(35.6%)

 

5、如果在班里设心理委员,那么他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A、同学主动与其谈心(57.3%)   B、每月按顺序访问同学(12.1%)C、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定期发给同学(18.9%)   D、其它(11.7%)

 

6、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吗?

 

A、是(35.3%)                B、否(64.7%)

 

7、你遇到心理困扰时是如何做的?

 

A、与老师交谈(2.3%)       B、与同龄人交流(62%)            C、与父母交谈(7.9%)      D、与心理医生倾诉(3.6%)

 

E、埋在心中(24.2%)

 

8、自己是否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A、有(86.3%)          B、无(13.7%)

 

9、你认为怎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A、听相关讲座(11.3%)                B、看心理书籍(20.5%)C、通过生活处事积累(45.2%)      D、向长辈老师咨询(4.7%)E、与同龄人探讨(14.4%)    F、其它(3.9%)

 

四、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1、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高中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产生一死了之的念头。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每当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应该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正视现实。要求自己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时刻刻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自己认识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势、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方面)。如:悲伤时痛哭流泪,痛恨时咬牙切齿,恐惧时手足无措。训练自己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第二步,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类似的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缠绕的体验和危害性。第三步,解决方法。自己应认识到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如"化悲痛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等。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等)便情绪得以缓解。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2、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但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地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同时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工作中,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对女生,注重引导他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3、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米勒和戴尔纳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鉴此,我们应通过对自己进行鼓励,增强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幽默感,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环境压力,以微笑对待生活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4、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5、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高中这代孩子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基本没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6、在中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高中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7、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五、调查总结

总之,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为了孩子的未来,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注意加强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同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评估

   学生通过这次学习了解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如何做人,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同时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出色完成任务,每个成员表现都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