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中的通用技术教学
2013年广西省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通用技术成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说明高中课改的课程设置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应试教育向实用教育转变,对传统教育观发生强有力的冲击。在假期,我参加了新课程的培训,并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还从中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把问题结合自身行动来解决,并可以从一堂又一堂的课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励着自己改正缺点。
我个人认为要上好通用技术课,必须谱好三步曲,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借鉴、优化教学。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拿两款不同的手机走进教室,让学生们来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兴趣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用视频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未来”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人工智能”的电影,同学们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引入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没有高考的支撑,因此学生学与不学。而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1.注重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例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接下来我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2.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要学习到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采用这一学习方法,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型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3.注重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
通用技术课程要求注重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鉴于这样的目标,它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足够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为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参与设计实践,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这课时,先分析台灯的设计实例,然后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提出新的设想,就有学生拿出用废旧瓶子制作电石灯的高见,并于课后制作成模型。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时,采用8人为一小组模拟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主题可以自拟,我也给出了一些主题:小产品如黑板擦、牙刷、书包、家用小装饰品改造;新兴家庭小设施开发。其中小黑板擦的改造有的小组就设计了静电除尘装置减轻粉笔尘,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给了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课后——学业评价,促进学习
通用技术课没有高考支撑,学生不学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很重要,评价方式也很重要。由于没有统一的学业评价方式,这就给我们更大的自主权,就此我制定了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评定标准: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平时作业和学习态度占20%,期末考试各占50%,作品设计制作占30%,上述三项成绩合计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学生可获得2个学分。否则不予认定学分,拿不到学分的学生必须重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可作为奖励学分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本课程知识类内容通过书面测试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掌握程度,其中书面试卷课内知识占60%,课外知识占40%,基本上能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明确了评价方式,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对通用技术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地位得到了加强,通用技术学科的年轻给了老师们自我展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然而,正是因为学科的年轻,教学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教学研究、教学经验的总结还显得很不够,课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困难。我们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要上好通用技术课,必须谱好三步曲,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借鉴、优化教学。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拿两款不同的手机走进教室,让学生们来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兴趣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用视频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未来”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人工智能”的电影,同学们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引入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没有高考的支撑,因此学生学与不学。而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1.注重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例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接下来我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2.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要学习到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采用这一学习方法,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型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3.注重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
通用技术课程要求注重科学与人文素质结合,鉴于这样的目标,它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足够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为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参与设计实践,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这课时,先分析台灯的设计实例,然后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提出新的设想,就有学生拿出用废旧瓶子制作电石灯的高见,并于课后制作成模型。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时,采用8人为一小组模拟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主题可以自拟,我也给出了一些主题:小产品如黑板擦、牙刷、书包、家用小装饰品改造;新兴家庭小设施开发。其中小黑板擦的改造有的小组就设计了静电除尘装置减轻粉笔尘,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给了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课后——学业评价,促进学习
通用技术课没有高考支撑,学生不学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很重要,评价方式也很重要。由于没有统一的学业评价方式,这就给我们更大的自主权,就此我制定了通用技术学科学分评定标准: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平时作业和学习态度占20%,期末考试各占50%,作品设计制作占30%,上述三项成绩合计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学生可获得2个学分。否则不予认定学分,拿不到学分的学生必须重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可作为奖励学分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本课程知识类内容通过书面测试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掌握程度,其中书面试卷课内知识占60%,课外知识占40%,基本上能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明确了评价方式,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对通用技术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地位得到了加强,通用技术学科的年轻给了老师们自我展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然而,正是因为学科的年轻,教学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教学研究、教学经验的总结还显得很不够,课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困难。我们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