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我的教学理念

作者:李华凤    |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3日
点击次数:

 

    摘要: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 乏 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要想把教书变成一种有趣的、有收获的劳动,而不是一种负担,教师就应当拥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并具有相当强的教学研究的能力。这样,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也不应该是蜡烛,而应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不仅要求我们是教学骨干,更应是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归类、总结上升为理论的研究者;要求我们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舒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1世纪的教师应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那么这样的教师应研究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各尽所能,各有发展,和谐相处。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就无所谓,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 
   
德之高为师,学之高为范这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盛赞,也是给我们的人民教师提出的由一位普通教师转化为一名优秀的教育专家的至高标准精辟概括。学者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德育建设在师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德育建设的内容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平等待生的教育理念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这种思想,用句形象的话概括,那就是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
     为什么说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的教学理念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呢?
     首先,该教学理念符合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让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地充分地发展,从而掌握一定水平的科技文化知识,走向社会真正能够实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那么,什么是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的教学理念呢?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把他看成一颗能发光可发光的星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个性不同的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扬长避短,发挥特长,让他在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以人为本,其实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也就是这种教学思想。
    其次,该教学思想在某些学校(特别是高中、大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也有)却被人忘记得干干净净,叫人不可思议。现在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名校效应,甚至是追名逐利,开办所谓的快慢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学校、家长、学生中形成一种偏激的看法,仿佛上重点班,考名牌大学,才能高人一等!我们国家的人民从事的各行各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恐怕早就为人所知,但是,它也像平等待生思想以及素质教育思想一样,被某些人淡忘。对这些东西的实施,总是喊得多,做得少。让人心寒呢!我们碰到过许多家长,他们总是说,我们家的孩子和他家的孩子就差几分,我们拿的学费也不少,为什么他的孩子能上高中重点班,我们的孩子却不能,一次考试分数能定终身吗,难到因为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就这样摧残孩子的心灵吗?
    以上谈了什么是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的教学理念,为什么说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的教学理念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颗星星都发光,愿整个宇宙更辉煌呢?
    第一,在教师中树立平等待生的思想。作为老师,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当然,学生犯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育人与教学并重,对老师进行师德培训也是必要的。
    第二,学校别再为了追名逐利,开办所谓快慢班,搞一些不正常的排名攀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统一协调管理的作用。小班额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第三,平等待生不是不举行比赛,举行比赛要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快慢班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说,快班跟快班比,慢班跟慢班比,这该公平了吧,其实,快慢之分已经把学生放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里培养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各种合格的建设人才,精英当然离不了,须知,我们的目标是让全体人民在和谐的社会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教与学的关注不同,会在教学特点、教学指向、教学行为、课堂特征、课式特点、教师优势、人才规格等方面形成差异发展。

列表如下:

①教学关注

②教学特点

③教学指向

④教学行为

关注于“教”

基于“教”的学

改善“教”

教师导学:讲授、点拨、回馈等

关注于“学”

基于“学”的教

改善“学”

学生自学:思考、探究、活动、交流等

⑤课堂特征

⑥课式特点

⑦教学优势

⑧人才规格

学生听讲

师生授受;注重师承

教师积极:会教

记忆力和理解力强;知识系统化;形成学科优势

教师助学

学生活动;灵活多样

学生积极:会学

主动、自信;探究力较强;有合作意识,综合能力较强

 

 

我们的教师专注于教,因此形成了基于“教”的学,即学生按照教的预设学习。学生较多依赖于教师,所谓好的学生大多具有听话的特点,即能听讲,完全按照教师的学习路子修习,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一种强调为学生更为便捷学习提供服务的教学思路,因此尤其关注于学习的即刻达成效果。按照最为理想的设计,就是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带来学生学习的优质转化。这是一种基于“教”的学。

 

教与学的单一关注都有失偏颇,未来教育的发展必然形成教与学的共同关注。而我们教育中“教”的优势突出,甚至形成了强大的思维惯性,以为只要有好的“教”就有好的“学”。偏重于教而忽视于学,必然有负面作用。在课程改革之后,对此也形成了思想冲击。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中更有主动性,课堂转变为基于学的“教”。

教与学的共同关注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关注于教,不断提升教学技术;而又要关注于学,因学施教,因材施教。

 

    三、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反思,自己反复的思索。反思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人说: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方面的思考。对我而言,通过反思,让自己看清楚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今后应该如何去做,使自己不断的提高。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给我感触最多。时间的流逝,总让我不断地改变自我。在教学工作上,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科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每节课,我每晚梳理教案,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讲练结合,并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爱屋及乌。我想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个令孩子们喜欢的教师,那么在她上的课才能激活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因此,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时,我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不感到学习数学是乏味的、枯燥的。我相信,不断的激励、适时的表扬、恰当的奖励,让学困生重获学习的信心。我让他们跟自己比较,不要跟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我们班的学生,让我看到他们不断进步的影子。他们每次的考试总是跟自己上一次的成绩比较,每次与他们分析失分的原因。每当进步一点,那怕只是一分,我都会在班上表扬。就是一丝丝的鼓励,一次次的体现,他们成功了。眼看着他们一步一步的提高,他们所付出的汗水,没有白费,使我感到满心喜悦!然而,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总是找优等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一般问题,我的眼睛会找到中等生,给予他们勇气,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简单些的,我总是找学困生回答。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都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在桌间巡视时,我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让学生的成绩提上来了。与此同时,我发现,我占据了学生休息的时间。这样,学生的身心还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吗?课间十分钟能把学生怎样呢?好好的思索,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该。我应当好好的把握课堂每一分每一秒。教师只有善教,学生才能善学。那么,善教善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工作在德育阵线上的新教师,我深知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味认为师爱的重要性的我,根本没有深入去体现爱的力量。而在同行长辈身上,使我看到了爱的方向。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因此,本学期,我不断地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情绪波动的学生等等,都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深刻的是班的某个学生,面对性格倔强的他,我与他多次的谈心,使我发现在他内心深处,他所渴望的是老师的重视与关怀。可以说每个孩子所表现的一举一动,莫非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正如,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一句诚恳的表扬,一个赞许的微笑可以让孩子高兴老半天。反之,教师的冷言冷语足以浇灭孩子心中那一个个希望的火种。当我明确了这一点后,我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师生间缩小心理距离。那时,让我明白:师爱就是教育的润滑剂,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不但让那孩子,而且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过去的我,盲目的爱,过度的爱学生,只会让学生更加的放肆。现在的我,领悟到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这样,我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那么我应当不断地学习,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当今社会,我有时候并不比学生优越,同学生一起学习,同学生一起成长才能更了解他们,进而才能教好他们。

 

    四、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展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学生合作之前,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的合作动力.但是,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的动力,而只有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现有知识相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的动力.

2、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现在的教材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

(1)设计发展性的问题:当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刚好是学生急需解决的,合作的需求也就自然产生了

(2)设计探究性问题:学生具有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设计探究性的问题正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性的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合作探究的需求.

(3)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解题途径多样化问题: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多元解答,学生能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了他们一个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此,开放性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合作动机.

(4)设计矛盾性的问题: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这时进行合作探究,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使合作学习达到高效.

3、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更有效

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分组,组间搭配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后,教师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再由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是每一个成员都有愉快学习体验.

4、指导学生注意合作学习中的技巧

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技巧,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当与对方有不同的意见时,要等对方说完,再加以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到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或分歧较大之出,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在校的学生平等地得到和谐发展。我们全社会都应关注并投身于这项事关国计民生、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新加坡教学协会《教与学》论文。

3、龚海霞《课堂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