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三生物试卷讲评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钦州市二中 陈耿
摘要
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高考生物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生物试卷讲评是高三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将其融会贯通,在讲评试卷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试卷讲评;逻辑思维;培养
关于中学生生物学科,不少教师、学生甚至有些专家、学者都有这样一种印象:中学生物学科对记忆能力要求较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低。若以这样的思想指导学生学习生物,那么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死记硬背,缺乏对生命现象本质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对人才的培养,对高考选拔都是极其不利。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为基本单位,以判断、推理为基本形式,以辩证方法为指导,间接地、概括的反应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过程。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考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讲评并不是一味评错纠错,而是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析与交流。通过习题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也能使教师对当前的教学盲点及时进行补救,所以在讲评试卷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是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提高生物复习质量的关键之一,也是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创建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课前精心准备,有的放矢
讲评课的准备是一个费心费力的事情,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高三的试题综合性比较强,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相对较为薄弱,只有课前准备充分,我们的讲评才能定位精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1.记录答题情况
对于选择题,不但要统计好全班学生比较集中的错题,还要将每一道题中学生集中错误的选项记录下来;非选择题要看解题思路、答题步骤和答题习惯,最好能用相机拍下典型的错误以及较好的答案,以备讲评时分析、讨论。在记录全班同学答题情况的同时,要有意地记录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备上课有针对性地提问和课外的个别辅导。
2.分析错解原因
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键”点;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在答题上存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尤其要重视多次出现的错误。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3.分析试题
分析试卷中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就可以做到哪些问题采用哪种思维模式指导分析;另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针对典型错误的代表题,精心设疑。为了不使讲评时枯燥乏味,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题目进行归类。 归类方式可以有:知识点、解题方法、错误类型等。通过对试卷题目的归类,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感知,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制定不同的讲评方式。
二、讲评及时,提高兴趣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在最初的20min内,遗忘率达到41.8%,1h后为55.8%,8h后为64.2%,24h为66.3%,不到一个星期,原本记得清清楚楚的内容就只剩下四分之一了。针对这一规律,考试后要及时评改,及时讲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更利于在讲评中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测试过程中错误思维方向,及时加深学生的印象,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解题能力。
三、课堂讲评,注重以学生为主导
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及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捕鱼”的本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讲评审、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经常听到有同学在考后议论:“我原本是那样想的,但是后来又想到其他方面去了,最后就做错了。”这说明学生对该题目的审题分析方面,还没有确切的把握好关键点,导致思维方向错误。教师在分析试卷时要加强审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例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48 B. 1/16 C. 7/48 D.3/16
该题的答案为B,正答率为58.8% ,选A 、C、 D的分别占 8.3%、 17.1% 、14.8%。据了解,选对的同学中有些是蒙对的。究其原因,是解题过程错误,或是解题方法不当引起的。对于遗传题的审题,主要引导学生先根据题意画出遗传图解,这样题目的信息就直接明了了。其次,对于多对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形成“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模式。先分别对每对性状的遗传概率进行分析,在两对性状的概率综合。经过对整体方法的引导后,在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述解题的过程:第一步考虑Aa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AA、1/2Aa、1/4aa,分别自交产生aa的概率为1/2×1/4+1/4=3/8, Bb自交产生的无芒植株中,BB占1/3,Bb占2/3,分别自交后产生bb的概率为2/3×1/4=1/6;第二步计算aabb的概率为3/8×1/6=1/16。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大大加快了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让这种思维方式成型并得到真正的提升。
2.讲评易错,培养学生普遍联系思维能力
普遍联系方法是辩证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没有事物的相互联系,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以,人们要想正确地把握事物,就必须自觉地从相互联系中观察事物,研究事物,坚持摒弃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方法。例如,我们研究山林中一只麻雀的生活,就不能只考虑这只麻雀的性别、年龄、形态特点以及生理指标等本身的情况,而且还要考察山林中的一切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因为同种的其他麻雀会同他进行争夺食物的种内斗争,其他种类的食虫鸟也会因食物与其进行种间竞争,植物种子的多少和昆虫数量更是直接影响它的食物:由于鹰的存在,它有可能遭到被捕食的厄运;温度会影响它的新陈代谢;水分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日照会影响它的生活节律……。
3.讲评课堂生成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往往教师在试卷讲评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而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其实教师在做题时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产生严重的思维定势。为了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教师在上课时,尤其是试卷讲评时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理解水平出发,这样讲评的效果就会更好,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2:取某植物形态、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无机盐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定光照条件,发现装置A中油滴不移动,表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将向左移动
C.将装置C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短时间内C3的含量上升
D.可以直接利用装置B、D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但有学生提出:“老师,A选项也是错的。”“是吗,好,我很想听听你的观点,” “A装置中的叶片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液滴的移动代表O2与CO2的差值,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体积等于释放氧气的体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体积等于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不管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液滴总是不会移动。”
笔者听完后,惊讶于他向教师质疑的勇气,惊讶于他头头是道地讲解,真是太有道理了。为了使其他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上述同学的意思,以及找出该同学思路的误区,笔者在黑板上画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图,以及还用在光合速率分别为大于、等于和小于呼吸速率时存在的各种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了几个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整体与部分具有内联系的思维能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试卷讲评中也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然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生物试卷讲评课一定要从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规律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尊重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举宏.浅谈生物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教学.2011(4):4-6
[2]封其毅.“我”的课堂“我”做主——构建高效的生物评卷课[M].中学生物学,2009(10).
[3]刘元风.在高三生物学试卷讲评课中重视学生能力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0(3).
[4]郭春金.试卷评析策略之助推引导术[M].中学生物学,2009(9).
[5]朱华忠.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