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华 :关于孔子核心思想的几个小问题
读书,特别是进行广泛的阅读,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阅读不仅可以开拓个体自我的眼界,提升素质,增加人生的阅历和经验,让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在阅读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所编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期间对阅读的重要性体会的非常深。书中的一些观点改变了我从前所持有的一种错误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给了我很深的启迪。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阅读此书,我重新审视了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
一、孔子“礼”的思想是为阐发“仁”的思想而提出来的吗?
自从上初中接触历史这门课程以来,特别是当我学习了有关孔子和孔子的思想后,我一直都有着这样的认识:孔子的思想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四大方面,那就是仁、礼、中庸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思想中关于仁的思想最重要,是他思想的核心;由于孔子仁的思想最重要,所以孔子其他的思想都是为了阐释仁而提出的……。而且自初中到高中以来的学习历史的六年时间里,我的历史老师都是这样讲述的,到了大学以后虽然学习了先秦史,但是由于老师没有系统讲解孔子的思想,所以我依然保持着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了我阅读《中国古代哲学史》之前。当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有关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我才意识到这么多年以来我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有着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孔子的礼的思想、中庸的思想和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为了阐发他的仁的思想而提出来的”。
事实上,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这一点是没有错误的,因为在孔子所有的思想中,仁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最具有价值。但是问题就出在下面的看法中,即孔子其他的思想都是围绕着仁的思想提出的,都是为了阐述仁的思想。其实,在孔子个人看来,他在那个时代之所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思想,他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恢复周礼,从而安定天下,实现大治。
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周王朝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了崩溃,随之而来的是分封制的破坏,因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不复存在。以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并且那种“八佾舞于庭”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周天子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有效的约束各国的诸侯,诸侯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相互之间进行无休止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因此,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社会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在此种情况下,孔子想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恢复整个社会的秩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孔子就认为应该恢复周礼,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够把社会治理好。
孔子恢复周礼的态度非常坚决。在他看来,礼是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代表一种秩序,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如果人们自觉遵守周代的礼乐制度,复周礼的理想就可以实现了,社会也就和谐而不再是天下打乱了。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等级地位,不能僭越,这样的社会才会和谐有序。为此,孔子要求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依据礼的规定来视听言动。对于当时人们不按周礼而行的一些事情,孔子以予了严厉的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十分气愤,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受此影响,对于当时的诸侯国的法律改革,孔子也公开表示反对。
孔子想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安定的想法和目的是好的,虽然他的态度非常的坚决,但是他的复周礼的过程却是挫折不断,充满了艰辛,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在鲁国担任中都宰,以及之后他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经历的各种困境,都很好地说明了孔子的礼乐思想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事实。后来孔子在反思为何人们不愿“克己复礼”的时候,他认为人们并不是不知道礼乐的要求,而是知道却不去遵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孔子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行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只有有了内在的基础,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的基础就是仁。[2]而且,孔子在他早年的时期,他谈仁并不是很多,当到了他老年时期,即他经过反思之后,他谈仁才慢慢多了起来,特别是当他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他与他的弟子进行交谈时才偏向于仁。
由此,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是为了实现他的礼的主张,他才提出仁这个思想来的,总之,孔子当时其他的各种思想都是为了实现他复周礼的愿望而提出的。其实,我认为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并不难,但是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会认为是孔子先提出了仁的思想,然后为了阐发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礼和中庸的思想?经过思考,我认为出现这样的原因就在于,由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因此我们普遍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思想一定是先提出来的,有了这种核心思想,其他的思想才能围绕着它提出来,并且对它进行阐释。
二、孔子的思想“仁”是否有一个核心?
在孔子之前,仁字就有了。孔子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对仁的发掘、转化和阐发。在学者认为,在孔子以前,古代夷和仁实为一字。古代有“夷俗仁”的说法,在东夷人中流行仁德之风,“好生”、“好让”重视血缘关系,为人纯朴敦厚。《诗经》中有两处有仁:“洵美且仁”和“其人美且仁”,分别出现在《郑风·叔于田》和《齐风·卢令》。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两处的仁都与美相对。因此,仁应该是与美一样代表着美好的品质。
孔子对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和创造,但是却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后人在研究孔子仁的思想的时候,多提取“爱人”为仁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但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核心是否为“爱人”呢?或者更进一步,仁是否真的有一个核心?带着这个疑问,我翻阅了《论语》,把孔子弟子问仁的语句摘录了下来,认真研读,以解困惑。
弟子樊迟问仁孔子有三次。孔子给他的答案分别是:“仁者先难后获,可谓仁矣”;“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三次的答案都是不同的。“仁者先难后获,可谓仁矣”强调的是谦让。“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强调的是人的恭、敬、忠的品性。而这一点,在子张问仁于孔子的时候又有强调。“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在这里,“信”应该是与孔子回答樊迟的“忠”意义相近的。所以,孔子在认为要实现仁,人就应该做到恭、敬、忠、宽、敏、惠。换句话说,仁人应该具有恭、敬、忠、宽、敏、惠的品性。
孔子在另一处对仁又有这样的阐述:“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为“仁”又加上了刚强、坚毅、朴质、谨慎的品性。其实仔细看来,刚、毅、木、讷与恭、敬、忠、宽、敏、惠所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但虽有相通,却不能用一个词语加以概况,因为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
但是,孔子并不止于此。其他几个弟子问仁与孔子的时候,孔子基于不同的情况,对仁又有新的解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这里,孔子没有明白说出仁人应该怎样具有的内在品质,而是以人的行为来为“仁”作注脚。而“克己复礼为仁”,说明只要人们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便是仁。如按照这种解释,仁是非常的宽泛的。这句话也似乎隐含着仁人应该遵从周礼的意思,而这种解释是符合孔子复礼的最终目的。
有学者认为,一般问仁,孔子都是就个人的情况加以指点,仅说仁的一面。而子贡问仁的时候就稍有不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这里,由于子贡已经说出了比仁更高的境界并误认为那是仁,所以孔子不得不说出仁的完整的意义。而且,“夫仁者”的说法,很像立界说的形式。基于以上的两点理由,学者们认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所体现的比“爱人”更为本质东西。
其实,“立人”和“达人”也可解释为爱人的一种表现,而“爱人”也是可以和恭、敬、忠、宽、敏、惠等孔子所提到仁人所需的品性相近或相通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仁的含义非常的丰富,在孔子的眼中,它是人所应该具备的美好的内在的品性。也许,孔子当时也不明了仁根本的核心的是什么东西,而只是认为只要某种品性是美好的,而人们具备了这种品质,那就应该是做到了仁。所以,爱人应该只是仁的一面,并不是它的核心。
三、后世传承的只是孔子“礼”的思想吗?
《历史教学》刊物主编任世江老师曾在他的《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传承中,后人发展儒家思想主要是传承了孔子中“礼”的思想,而对“仁”的思想发展较少。譬如董仲舒“大一统”、“君权神授”,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思想等,都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统治而对“礼”思想发展的成果。但我认为不尽然。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而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儒家经典更是在中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阶层,即士大夫阶层。在我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是社会上重要的群体,精神文化主要由这一阶层传承下来。而具体窥探这一阶层的精神面貌,便可知道孔子仁的思想深深扎根其心中。士大夫群体中杰出的人物太多了,他们可以说是每个时代的主要担当者,践行着恭、敬、忠、宽、敏、惠、刚、毅等品性,践行着孔子千年前提出的“仁”。
我们今天所用的词汇:仁慈、仁爱、仁义、仁道,其中的“仁”的含义与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倡的“仁”并无很大的差别。而我们今天所遵行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无不含有仁的意义。所以,可以看出,仁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影响巨大。所以后世继承的不仅仅是孔子的礼。并且,随着封建时代的终结,大部分“礼”的思想以及制度被作为封建的东西打倒了。反而是“仁”,在今天是可以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准则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论语》,程昌明译注,远方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