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吴壮盛:和谐的教育氛围从哪里来?

作者:吴壮盛    |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1日
点击次数:

  西汉的杨雄在《学行》中首次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观点,指出教师不仅要博学,而且要在道德上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的老师就是“人师”,而只能传授经典知识的,只是“经师”。 时至今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该以什么样的道德而成为学生的表率呢?


  在高度注重结果的今天,我们部分教师可能抱守“产出决定一切”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变相体罚,以为这是“严师出高徒”的做法。实际上,这些做法所得到的教育效果往往会越来越差。正所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学生也一样,善待学生也会得到学生的善待。事实上,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人人平等”的行为举止,也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倡的师德。


  我们常常说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这样的提法其实很不严肃,能不能换个提法,叫“作品”。因为教育不是流水线,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个性不一的人,就像一个艺术家碰到各色各异的粗玉,他只能因势利导雕琢出不同的作品。教育活动不啻于是“雕琢”学生的艺术活动,而教师就是艺术家。一个艺术家对作品的态度如同朋友,他把自己的理想倾注在作品身上,他对作品的爱非同一般。抱着这样的心态的教师,怎能会觉得“把学生看作朋友很别扭”呢?当然,把学生看作朋友只是一种表象,它实际上表现的是“人人平等”的一种教育氛围,“朋友”也要约法三章,严格是必不可少的。严而有信是“人人平等”的前提,这种严是严而有爱。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个完善的人”,一个肉体和精神和谐的人。“人人平等”是人精神层面的最高祈求之一。现在我们在学生的精神发育期播下“人人平等”的种子,必定有一天开花结果,当他们出口到社会,带给社会积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信息控制论中有一个“负熵”的理论,在不确定的空间里,积极的分子会影响周围的分子,而导致大家结构规则。对社会有如此积极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夫复何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为教育者也。
    消极的人可能会说,目前我国选才的最佳手段最合理的莫过于高考了,学生有哪个喜欢考试啊?老师再不“左敲右捶”怎么行?举个例子,人大附中几年来的高考成绩连续居于前列,旁人都以为这不过是“招好生,压好生”的又一个事例罢了。但是据多数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反映,人大附中的老师对于学生是相当的友好。在学生面前老师们把自己当作平平凡凡的人,他们和学生友好的交流,平等的对话,学生有什么问题也愿意和老师沟通。有人可能还要提出异议,在我们头脑中,好学生意味好管,宽严对他们成绩影响不大。但是我们至少看到,人大附中在平等对待学生基础上也能创造出好成绩。有多少像人大附中这种级别的学校,招到了好学生,但还是诚惶诚恐,生怕拿到的好钢材三年后生锈了,被家长“问责”,所以校园内到处挥舞“大棒”,对学生横加干涉,“无微不至”地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好的学校尚且如此,其他学校更不用说了。人大附中的成功给“人人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发扬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持,从中我们看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希望。


  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在民办学校里已经很普遍了,比如碧桂圆的民办教育,他们的教育方针里就有“发展个性”的要求。学校校长公开声明“保证人人(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凸显个性。”我们现在还无法评估他们教育的效果如何,但是看着全国各地的家长急切的想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应该得出一个的结论,这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教育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而要求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是的,“灌输”、“塞进”很省事,但人并非机器,我们孩子更欢迎在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养分。

  暮鼓晨钟,春风化雨。这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这种教育效果的取得是以平等对话交流为前提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