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A A A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路径探究

作者:黎祖业    |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16日
点击次数: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路径探究

宝威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黎祖业
 

【摘要】解放思想是针对我们的现实与目标任务之间的差距,在现有理论没能指导解决的情况下,冲破原有理论的认识和范围,探索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新认识,提炼提成成新理论的过程。

【关键词】目标任务 原有理论 新思路  理论创新

 

走什么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突破各种思想障碍而开创、发展的,也只有坚持思想路线,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定信念,把这个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胡锦涛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下面我就探究一下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路径问题。

 

一、调查研究我们面临的目标任务和问题

    江泽民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完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但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

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但是思想领域还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瞻前顾后、不敢担当,观念陈旧、因循守旧的思想和本位主义、狭隘封闭的思想,阻碍人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实现。    

二、分析梳理解决当前的任务和问题原有的理论知识

从党和国家高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从具体地区和具体领域看,还有各门学科,各条战线的具体理论知识。

三、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

    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安于现状、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就会坐失发展良机,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现实的问题只能现代人才能解决,任何伟大的古人都不能给出现实的解决方案; 面对现实问题,宁可问一个有头脑的小孩,也不应该去请教死去的伟人。

解放思想,破除根深蒂固的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才会懂得,改革开放没有违背社会主义,恰恰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所必须的,决不能走回头路;解放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破除对外国经验和西方模式的盲目崇拜,才会懂得,“洋教条”同样不能救中国,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在前人画定的框框中思考,在别人探索的模式后亦步亦趋, “我们能走多远?”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推动,将对社会进步和制度变迁产生深刻影响,鲜明地提出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运用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作主。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提炼以创新解决当前的任务和问题的理论知识

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它是一个由浅到深、从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实践 。科学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新的经验,并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扩大科学工作者的视野并提高科学工作者的认识水平,使科学工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产生新理论。

思想解放产生思想巨匠之后,权威往往成为新的思想障碍;人类总是在否定权威之后才能迎来新一轮思想解放,所以复古往往意味着扼杀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苦的工作,作出理论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在现实中出现了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把某些表述上的微小变化或换一个术语,也津津乐道地称之为“理论创新”,似乎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创新”。  

五、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跨越发展

解放思想重在实干、重在实效,必须以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改造人的思想,人的观念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特定的实践往往需要把多门学科的多个理论观点综合起来,才能加以说明,一个理论观点又可能同时说明多个实践中的问题。把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具备了,某个理论就可以应用于实践;条件不具备就无法应用。对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有历史观点和长远观点,不可短视,不可近视,不可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3、胡锦涛十七大、十八大工作报告。

4、中央党校李景田“论解放思想”

5、郭声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富民强桂新跨越

6汪洋的“继续解放思想”讲话

   7俞正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用改革的思路突破发展瓶颈”